阅读记录

第40章 镬灶佛保佑她做成了头笔生意[1/2页]

旷世烟火 陈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金姨娘觉得村口风水树下三官殿里的三官老爷一定耳背,要不怎么就听不见她那么虔诚的祈祷呢。因为第二天,她还是没有等到锦姑娘带着说好的水产干货回家转。已经是腊月廿二了,后天就是镬灶佛爷上天言事的时候了,她觉得得好好拜拜镬灶佛爷,跟他好好说说,或许他能比三官老爷好说话。可是是,家里哪有炒米糖、芋头和荸荠来敬供镬灶佛爷呢?
      每年腊月二十四,楠枫人家是家家户户要拜镬灶佛爷的。因为楠枫人相信这一天镬灶佛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一家这一年来的善恶,到除夕夜再返回灶底,奉旨赏善惩恶,或赐福或降灾。所以廿四夜,家家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供上灶糖,给灶王爷吃了嘴甜甜的,希望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而楠枫江的大户人家就更有讲究了,他们对拜镬灶佛的祭品很用心,一般少不了“酒糟”和“糖果”。“酒糟”主要抹在灶王爷的灶门边,意思是想用酒把镬灶佛喝醉了,不会瞎报人间大事。再用各种糖果祭拜,意在把灶王爷的嘴粘牢,不要在玉帝面前乱讲坏话。像徐家这样的大财主家,这一天一定要准备芋头和荸荠。“荸荠”在楠枫方言里与“盘财”谐音,芋头的意思则是“有余有盼头”,所以吃了这二样,意在财源滚滚,年年有余。
      此时此刻,雪停了,可是金姨娘着急啊:哪来的芋头、荸荠和炒米糖呢?她给两个孩子煮了些吃的,喂了木家小妹一些米糊糊。她第一次没有察觉到自己从早到现在,一口水都没喝也不觉得饿,她一点胃口也没有,她唯一的念头就是赶紧去找这些东西,提早祈求镬灶佛保佑锦姑娘平安归来。这个家如果没有锦姑娘……
      “不会的不会的!”金姨娘不敢往下想,她将小妹裹得紧紧的,捆在背后,一手拉着徐若空、一手拉着木醒初,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村中中央街走去。
      虽然年边的风很冷,但是雪后初霁,阳光洒在中央街的商铺里,在徐若空和木醒初的眼睛里,简直就是来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万花筒,他们小小的身影紧贴着金姨娘,四只眼睛滴溜溜地转动,好奇地看着身边的一切。中央街上捣年糕的、扎龙灯的,裁缝铺里母亲为孩子缝制新衣的,杂货店里父亲为儿女买年货的,还有忙着整理祭拜灶王爷和分岁酒时用到的各样祭品的……大家为过年,个个都忙得不亦乐乎。
      金姨娘在中央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她身无分文,拖着三个孩子东张西望。
      这个风姿绰约的少妇虽然目光茫然,但是,这并不妨碍她引起了中央街各色人等的关注,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打算去猪肉铺抬猪腿的关中翰和关中天两兄弟。一见金姨娘,关中天不顾大哥在身后叫声:“老三,你作甚去!”几步就跳到金姨娘跟前,问:“姨娘,你怎么到道街上来?逸锦先生呢?我寻不到她!”
      金姨娘侧身站在阳光下,裹孩子的布带紧紧地勒在她的胸前。她的额头上似乎有细细的汗珠渗出,在阳光下熠熠闪光,那无助的眉眼着实让人不知不觉生出怜爱来。站在一旁的关中翰盯着那个曼妙的身姿有点发呆,他知道金姨娘的艳名,以前徐家老爷在世时,关中翰也没少去徐家,但是,几乎不见徐家的家眷,后来几次见到金姨娘,大都在批斗会上,那蓬头垢面的样子当然不会让关中翰多看她一眼,想不到今天在这里,关中翰见到的金姨娘,他站在一旁悄悄地将金姨娘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仔仔细细看了个分明,不知为何,心中冒出了三个字:“可惜了……”
      关中翰不知道关中天和金姨娘讲了些什么,只见老三双手往上一擒,两个孩子便到了他的怀里。金姨娘紧紧跟在他身后,去向了杂货铺。
      关中翰远远地看着,他从金姨娘的身形上缓过神来,觉得事态的严重。因为,中央街上,很多人已经停下手中的活儿,像看西洋镜一般地看着那一幕。
      不管中央街上的人们怎么看、怎么说,金姨娘全当自己没看见,也没听见。她非常开心,这是她平生第一次空手出门,满载而归。她想她为何要在乎那些人呢?她得赶紧带着这些荸荠、芋头、炒米糖回家去,跟镬灶佛爷说快点让锦姑娘回家来。
      关中天想跟着去木家茅草房的脚步被关中翰再次厉声的呵斥绊住

第40章 镬灶佛保佑她做成了头笔生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