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地接受批斗、接受教育后,金姨娘终于明白她的亲戚关雪桐主任为何带人一脚踹飞那条让她们一家5口赖以生存的蒲鞋凳。
那年开春,有人看见徐逸锦在响山埠卖蒲鞋。关雪桐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有点吃惊,但是她一开始并没有什么动作,直到有人不断地报告:地主囡徐逸锦不思悔改,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东方绸、肥皂、电池等紧俏的物品,在响山埠贩卖,因为价廉物美,东西不多,生意很走俏。关雪桐这才引起重视。
于是,木家檐廊下那张让一家五口生活有所依靠并且有点起色的“救命凳”就这样被销毁了。
关雪桐悄悄地对金姨娘说了一句金姨娘从来没有听过的温情的话:“销毁你木家的蒲鞋凳,是保护你们全家,不然,像逸锦这样的私人经商户,很快就会成为私商、奸商。到时候可是要吃大亏的哦!”
生钱的营生断了,金姨娘又接到一个让她更加沮丧的消息:在上海谋职求生存的二哥,因为曾是上海硝碱公司任职,是旧时代的“高级职员”,被降职降薪并下放到车间进行监督劳动。此时他自身难保,从此不再可能接济这乡间的地主婆妹妹了!
霞枫村成立农业社了,但是金姨娘和徐逸锦没有田地入社,当然不算农业社的成员,按理说也不参与农业生产。但是,张连福提出来:地主婆地主囡不参加农业生产,那不又成剥削阶级了吗?
一句话提醒了关雪桐和其他干部,于是,徐逸锦开始带领金姨娘开始了她们从未干过的义务劳动,这义务劳动的内容包括:清除全村的阴沟污渍、打扫全村垃圾、开会摆凳、加固堤塘、挑河积粪等等等等。
金姨娘不知道,徐逸锦都是凭怎样的毅力一声不吭将这些活儿忍着做下去的。因为她经常在扁担将肩头压肿的时刻、在堤坝抬泥脚下打滑摔倒的时候、扫阴沟被臭气熏晕的时候,坐地崩溃大哭。而锦姑娘总是等她哭完了,默默地把她拉起来,继续做。
开春秧苗插种后,张连福代表村干部分给木家一个奇怪的任务:不管刮风下雨,每日傍晚,木家两对母子,各要拿起一条长长的竹竿,在秧田中央轻手轻脚地来回扑腾,追捉埋在秧田里的蝗蛾,然后捧着抓到的蝗蛾向村部汇报交待。
初春的田间还很冷,看着小若空和小醒初赤着双脚在冰冷的秧田里跟着母亲跑来跑去,小脸和小手都冻得通红,小牧童季小满很想下秧田去帮忙,但是他刚卷起裤脚,那边石小筑厉声制止:“小满,别忘了你是儿童团团员!”
于是,这两对母子在秧田里滑稽的样子,永远刻在了季小满的心中。一个插秧季节,他们要负责二三十天的捉虫任务。稍有怠慢,张连福就会训话:“地主分子想要对抗劳动改造吗?”
天气渐渐转热,转眼到了夏天。
每年的六七月份是台风季,东瓯城乡每年都要历经好多个台风的摧残。木家的茅草房已经愈发破旧,台风季节天气多风,常常阴云密布。为了预防坍塌,徐逸锦和金姨娘在扫垃圾的时候,见到粗一些的木椽、麻绳就捡回家。这个台风季来临之前,她们俩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将茅草房的屋檐顶柱,用麻绳紧扎,下面压了几块大石头加固,终日惶惶不安等待着一年中一定会来的几个大台风。
终于,这一年中最大的一次台风在7月18日那一天来了!
在徐逸锦和金姨娘的千愁万绪中,入夜,一阵阵猛烈的风暴如虎狼咆哮、如擂鼓,冲击着她们的破壁寒窗和屋顶上的茅草。在阵阵的惊悸中,风越刮越大,
第43章 曾经孕育阿木骨肉的家,再也没有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