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0章 新手“月里嬷”和“月里羹”及“索面汤”[1/2页]

旷世烟火 陈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关中天没有想到,自己那鼓得像遇到危险时的河豚身子一样的勇气,就这样被柳家那着急从娘胎出来的小子给放掉气了。这一天,洞天县革委会刚修好门窗的柳主任的宿舍里,随着一阵阵婴儿嘹亮的哭声,紧跟着一阵阵欢乐欣喜的气氛从这一个刚刚住进去一大家子的家庭里飞扬了出来:阿春妈终于给柳家生了个儿子了!
      这是阿春妈回到老家最大的自豪和荣光,因为这么多年,她跟随着丈夫从南海岸线到东瓯城、又从东瓯城回到北海岸线,虽然丈夫给予了她稳定的生活,但是她总觉得自己的优思也如这长长的海岸线一般不知何时是个尽头。终于,这一天来了,在连生了四个女儿之后,她在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的最初时刻,让这多年的忧思戛然而止。她觉得世人称洞天岛是“洞天福地”,这句话真是一点错也没有,于是,在见到儿子那傲人的“小……”后,她当机立断给儿子取名为“福天”,对,就叫“柳福天”。徐逸锦也很替阿春妈开心,打趣说:“阿春妈,要是再生个弟弟,是不是叫‘福地呀?”
      看着那个粉嘟嘟的小“福天”,徐逸锦觉得自己的心也跟着软软的。这么些年,徐逸锦觉得自己从里到外一直紧紧绷着。虽然生活给与她的苦难让她不知该如何描摹内心的坚硬,但是每当见到小鸡小鸭小动物,甚至在路边见到那些才两、三个月大的小狗,她都忍不住停下脚步和它们说上几句话。她觉得,只有感觉到自己的心是*的时候,对这世间的一切苦难才会看淡。如今,命运让她和这么一个小生命相遇,她的“*”之心似乎倏然而醒,她想她一定会尽心尽力好好对待这个小生命。但是,作为“月里嬷”,徐逸锦还真是新手上路头一遭。
      东瓯城乡,女儿出嫁后,生孩子坐月子,一般是娘家打点月子里的方方面面。比如给女儿送“月里羹”、给女儿叫伺候月子的“月里嬷”等等。
      所谓这“月里羹”,就是娘家给分娩的女儿送去补身子的营养食品。东瓯城乡送“月里羹”的风俗大致相同:一般是孩子落地后,女婿赶紧带上早已准备好的礼物到老丈人家去“报生”。老丈人丈母娘就会将一个已经装得满满的“盒盛”送给女婿带回去,那“盒盛”里,装有福寿糕、花生、鱼鲞、鸡蛋、猪肚、黄鱼、红糖等美食,还有给孩子的衣服裤袜。当然,这其中最主要的也决不能缺席的是一种用特殊工艺制成的面食——素面。因为在满月以内,任何客人来看产妇,一定要吃“月里嬷”精心准备的点心——“索面汤”。
      添丁的人家一个月子里吃掉上百斤素面是非常正常的。素面吃得越多,一是说明产妇胃口好,养孩子容易,是大好事;二是反映这户人家亲友众多、人脉深广,有面子。因此,到添丁人家去道喜,东瓯城就干脆说成到某某家“去吃素面汤”,可见素面的重要地位和深刻意义。
      徐逸锦虽然生过两个孩子,但是,在那样的非常时期,对她来说,没有娘家,甚至生木醒初的时候,连个夫君都没有,她压根就没有享受过“坐月子”,也没有人给她送过“月里羹”,想到这里,她再一次对木驼六心怀感恩,两次“月子”,都是木驼六给她当了“月里嬷”。想到这里,徐逸锦不禁眼圈红了,但是,她很快调整了心态,这一次,她倒真的想好好给阿春妈当一次“月里嬷”,看看女人的“月子”到底是怎么做的,客人来送“月里羹”的时候,她得好好给客人们煮上一碗“素面汤”,让柳主任和“主任嬷”有面子。
    &nbs

第80章 新手“月里嬷”和“月里羹”及“索面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