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9章 妙不可言的“七彩敲鱼汤”[1/2页]

旷世烟火 陈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参加八仙岙村“挑鸟灯”的渔家人第一次发现,原来每天司空见惯的日常海货不仅可以弄得更好吃,还可以弄成像画儿一样好看。
      八仙岙由于地处偏远,物资贫乏,老百姓日常对生活的要求不高,饭桌上求得温饱即可。平常出海,渔船上只有一口大铁锅,捕到什么,就在船上烧什么。捕了螃蟹,蒸一下、捕到墨鱼,煮一下、捕到对虾,烫一下……带鱼旺发时,将整条带鱼扔进锅里,煮熟了,等稍微凉一下,一只手端一只粗海碗,另一手就拎起整条熟透的带鱼对着那个大粗海碗抖几下,那些带鱼的鱼肉就都抖进了碗里,端起来就呼噜噜当饭吃。
      渔村的渔民们这种最原始最淳朴的饭桌文化一直延续着,在徐逸锦看来,这样当然原汁原味地可以保存海货食物最纯正的风味。但是,除了这最单纯的吃法,食物还应该赋予它更多的创造,所谓“色香味型器”俱佳。特别是在“型”和“器”,上,乡村和渔村的厨师都不是很在乎,徐逸锦心想:八仙岙这么好的海货,又有这么好的番薯淀粉,苏老师她们已经发挥了天才的想象力,能将鱼片和番薯淀粉和在一起敲成薄鱼片,那为何不再创造一下呢?
      正想着,刚从狂欢的沙滩兴奋地跑回来的女儿木念初一边莽莽撞撞推门进来,一边喊:“妈妈,妈妈,我又饿又渴!”看着满脸通红的阿念,徐逸锦一边替她擦汗,一边脑子里忽然有了一个念头:对,将敲鱼片做成汤,这鲜香味就能扩大好多倍,还解渴落味!
      徐逸锦重新切了一块大一点的黄鱼肉,仔细地去皮、剔骨,在砧板上撒了一把雪白的番薯淀粉,“咚咚咚”细细地将鱼肉敲成纸样的薄片,再顶刀切成细细的丝。她扫视了灶台前众多的食材,将已经煮熟的白鸡的鸡脯肉掰下一块,也细细地撕成细丝,再切下小白菜下面那段洁白的菜梗放水里焯过也细细地切丝。等同样洁白的“三丝”都切好了,徐逸锦就在锅里加了鸡汤,烧滚后,再将翠绿的菜子、深红的火腿片、橙红的胡萝卜、金黄的生姜切成丝,再放了一点盐,加点料酒,将“三丝”在汤里打个滚,于是,一道色白汤清、,香鲜可口、鲜嫩爽滑的“七彩敲鱼汤”滚烫出锅了!阿念急着用搪瓷汤勺舀了就吃,徐逸锦轻轻打了她的手,说:“这么没规矩,大人们还没来,菜还没上桌呢!”
      “妈妈,这是什么汤啊,看着就馋人呢!”苏老师和妯娌们闻声也探过头,看着那一碗不一样的“七彩敲鱼汤”,苏老师说:“阿念,尝尝!我也尝尝!”两个搪瓷汤勺一同送进了一老一小的嘴里,顿时,诸般滋味已尽在苏老师和阿念的舌尖弥漫开来:甜中透辣、辣里溢香、香中渗鲜、鲜里带甜……呀,简直妙不可言。阿念边吃边说:“妈妈,这敲鱼弹得像跟橡皮筋!”苏老师说:“有这么好吃的橡皮筋吗?”
      如果说“七彩敲鱼汤”是那一场“鸟灯”盛宴的序曲的话,那么,后面的一道道看似平常的海货菜肴,徐逸锦却让它们以非同寻常的“行头”赢得了满堂彩!因为没有人见过,平平常常的海货鱼虾,随手在用的那些家常粗碗陶碟,经徐逸锦的手,变得完全不一样了:用几根焯水的长葱,将过了盐水的蛏子立起来捆在一起,就像穿白裙的姑娘腰间扎了一根绿腰带;墨鱼来回用横刀切道道,滚水一烫,就成了墨鱼花;泛着银光的带鱼切成段,下面垫上绿的菜叶、上面摆上几朵横面切成小红花的胡萝卜,霎时变得花红柳绿;鳝鱼的身段盘成了弯,两个弯拼成了一个圆,下面垫了韭菜,拿谷糠一熏,变成了“盘香”……大家忽然发现,原来自家粗朴的寻常盘碗可以变得这么光芒四射,而里面盛的分明还是自己日常吃的海货,可今日面对它们,居然舍不

第99章 妙不可言的“七彩敲鱼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