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金姨娘一夜没睡好。
按理说锦姑娘终于从镇政府的那个楼梯间出来了,是好事,可金姨娘心里还是发慌。金姨娘最佩服锦姑娘遇到什么天大的事情,永远也不会将自己的表情弄乱,就像不弄乱自己的头发一样,而不是像自己,不管什么大事小事,一碰到就先叫“皇天”。可是,这刚从楼梯间出来没几天,陈支书就来家对锦姑娘说,接到上级领导的通知,请徐老师去东瓯市里开大会。
“去东瓯城里开大会?皇天啊,锦姑娘,我这心头怎么就觉得七上八下的呢?”金姨娘神情忧虑。
下午,镇里有人来叫徐逸锦,说县里给她来电话了。徐逸锦接到电话一听,是丈夫关中瑜的,她说:“我正想问问你,让我去市里开大会是怎么回事呢?”
电话那一头,关中瑜激动地说:“经过东瓯市中级人民法院复查审理,柳镇‘八大王案件被错误判决的几个人,都先后得到了改判,无罪释放,没收的财物从国库里如数归还了。市里新来的市委袁书记还专门召开了一次全市电话会议,公开宣布为“八大王”平反,还向‘八大王赔礼道歉呢!这次市委召开全市‘专业户、重点户代表大会,有1200余人参加的这个大会,咱们县里点名请你参加,是好事,你就放心去吧!”
金姨娘不知道,这一次“千人大会”可以说是东瓯后来市场经济发展的契机和源头。但是,她却担心得不得了,徐逸锦出发的时候,她非要让徐逸锦带上一个铺盖卷,说:“锦姑娘,天气还冷,万一又让你办学习班,这铺盖用得上!”
去参加这次会议的规格让包括徐逸锦在内的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出发那一天,大桥镇镇政府敲锣打鼓欢送徐逸锦到桥头的轮船上。背着金姨娘硬塞给她的铺盖到了市里,徐逸锦发现街道两边都挂起了欢迎“两户”的标语和“两户”光荣的横幅;来到人民大会堂的门口,就有人上来给她别上大红花,敲锣打鼓热烈欢迎入场,那规格甚至超过了劳动模范表彰大会,那一刻,徐逸锦感觉到心头涌上了“热暖”两个字,当然,这次非同寻常的大会,“热化”了不仅仅只是徐逸锦这些“两户代表”的“怕”,还“热动”了东瓯一座城。
徐逸锦第一次坐在东瓯市人民大会的会场上,她发现紧挨着她的是一个年纪很轻的小姑娘,那姑娘眉清目秀,一见徐逸锦,就很热情地叫阿姨:“阿姨,我叫章华美,住在五马街边上的解放北路,是个个体户。”
逸锦对这笑起来阳光灿烂的姑娘顿生好感,她说:“解放北路?哦,就是以前的‘大街,现在改名叫解放北路了。你做什么生意?”
会议还没开始,小章就和徐逸锦聊开了:“阿姨,我家就我爸爸在工厂做工,一个月才几十块工钱,要养活一家九口人,生活其实挺困难的。我住的那条解放北路,沿街摆摊的人很多,但都是偷偷摸摸卖一些生活用品。穿制服的管理员晃来晃去,广播喇叭天天放着‘打击投机倒把。我一个十七岁的小姑娘,心里痒痒的,想摆摊做点小买卖,又怕被抓到处理。终于有一天,我豁出去了,在自家门口摆了张小圆凳,上面放了花布头、纽扣、针线等等……对了,阿姨您说是从嘉宁大桥来的,我那些
第130章 全国第一张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就是她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