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关山月不知道为什么嘉宁县最高学府——嘉宁中学那幢用红砖砌成的教学楼叫“红楼”。她觉得这很荒唐,但是,当她在她人生的第一堂高中课上,遇到自己童年的小伙伴陈启东时,觉得那幢灰红色调并极有古早味的建筑忽然鲜亮了起来。
昨天,关山月是自己一个人背着行李来到嘉宁中学的。
当校园厚重的木质大门为关山月打开的时候,她曾经怀疑眼前的一切就是画中:一条宽宽的青砖路笔直地通往远处,青砖路的边沿长着经年的青苔,沧桑得挺无奈,几乎每一块砖缝间都有那么些小草没心没肺地探着脑袋随风招摇。青砖路两旁浓密的道旁树不是她平常所见的那些总是沾满灰尘的法国梧桐,而是挺拔的桉树,树叶翠绿,干净得让关山月觉得绿颜色理所当然就是这种颜色。
当关山月抬头研究那些树叶的时候,不小心被脚边的一块石头绊了一脚,一个趔趄,扑倒在随身的铺盖卷上,人倒没事,铺盖卷却散了,她赶紧俯下身去整理,但是笨手笨脚弄了半天也没弄好。此刻,对母亲不满意的情绪忽然从内心的某个角落升腾了起来。
自从关山月记事以来,母亲给她的感觉是美丽的、智慧的、是深邃的,但不是亲近的。虽然母亲呼唤她的声音永远是如此柔和、看她的眼神永远是如此温柔,但是,关山月在母亲身上从来没有闻到过烟火味。母亲总是那么忙,从小到现在,关山月几乎可以数得出母亲和自己在一起的天数。关山月从大桥镇回到嘉宁县城上小学开始,虽然姐姐和金姨娘也几乎没有和她生活在一起,但是,每次回到大桥或者她们来到嘉宁,关山月总能很快和姐姐以及金姨娘亲近起来,姐姐能总给她做很多好吃的东西,她又顶喜欢金姨娘给她念童谣。晚上熄灯后,母亲是不可能从金姨娘的枕边拉回小月月的,因为金姨娘又教她念童谣了:“正月灯、二月鹞,三月麦秆做吹箫;四月四、看看戏;五月五、过重五;六月六,晒梅?;七月七,巧姑吃巧食;八月八,月饼夹芝麻;九月九,登高看娘舅;十月末,水冰骨,十一月,吃汤圆;十二月,灯笼映状元……”
关山月有一头乌黑光亮的长头发。有一天,她在外面和陈支书家两个年龄相仿的孩子玩得疯,汗水将刘海紧紧粘在了前额,回到家,听着妈妈对爸爸说:“月月马上要上小学了,这么长的头发容易打结,你一个男人家带个长头发的女儿不方便,明天带她剪个学生头吧。”
关山月很珍惜自己的小辫子,正想和妈妈反抗,听得爸爸和妈妈说:“女孩子就要梳小辫子的,我可不想让我的小仙女成个‘假小子。没事,我学着编辫子就行。”
于是,上了小学的关山月,因为爸爸的“手艺”太差,经常和小伙伴一跳皮筋,辫子就散架了。放学回家时,关山月常常是一只辫子还好的,另一只却散开了。但是,爸爸从来不觉得披头散发的女儿不好看,在他眼里,不管什么样的女儿都是最美的。
有一年六一节,学校要办游园活动,关山月的任务是带一盏灯笼到学校参加文艺汇演。一下子买不到灯笼,爸爸就到处找来竹篾和灯笼纸,自己亲自设计样子、画图,连续几个深夜加班加点,给关山月做了一个全校最美的灯笼。那个灯笼在学校的六一文艺汇演后,被学校收藏,挂在礼堂里让大家欣赏了很长时间。这事让关山月太自豪了,可是,当关山月将这个喜讯告诉妈妈的时候,一连讲了三次,妈妈才回答一句“哦、好!”
&nb
第133章 无所不能的“留级生”小哥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