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8章 航空信从巴黎来[1/2页]

旷世烟火 陈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金色的秋天已经如约而至。早上出门,关山月已经明显感觉到秋意了。
      此刻,东瓯大学的校园里也悄悄迎来了许多变化,比如,613寝室前低矮的冬青树和栀子花树丛中,不知什么时候、也不知从哪里移植来两棵桂花树,这个时候金桂已经开始飘香。又比如,关山月已经从东瓯大学一名优秀的毕业生,留校成了学校最年轻的女教师了!
      学校似乎很重视那两棵桂花树,特意在树下围了大大的一圈篱笆,并在篱笆外做了一圈的水泥凳。此刻,关山月坐在桂花树下,沉醉在新开的桂花香中,专心阅读妈妈来自大洋彼岸的航空信。
      母亲徐逸锦的来信与别的母亲真的不一样,她的信中,提到她和大姐木念初在国外的生活琐事不算很多,除了初到法国,详尽向关山月描述她从未谋面的外婆、几个姨妈以及各位表兄弟姐妹的情况外,日常信中与关山月谈得最多的是对东瓯人在法国的各种现状的描述。这也是关山月对母亲最为佩服的地方:母亲是美丽的,但是她更是智慧的,她对人性的洞悉、对生活的判断、对社会理解以及处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不是一般人能达到她那个境界的。如果说要问这世上谁让关山月最佩服,那肯定是母亲,虽然父亲也是人中翘楚,但是,关山月更愿意在生活上亲近父亲。
      母亲在这段时间的航空信上给关山月讲述了东瓯人在欧洲的部分移民史:
      “月月,今天你二姨家的餐馆里又来了几个东瓯老乡,他们都是没有合法身份的‘黑户,其中有三个刚从瑞士那边翻越阿尔卑斯过来的,可是你知道翻越阿尔卑斯山谈何容易!这可不是比喻意义上的翻越,而是东瓯人靠体力重走拿破仑当年的老路翻越而来。
      阿尔卑斯山脉平均海拔三千米,平均气温零下二十度。对比有着充足补给的古代翻山大军,咱们这些可怜的东瓯老乡的装备真是少得可怜。他们缺少燃料和食物,在山间跋涉可谓是步履维艰,今天来的一个老乡就冻坏了手指头。
      月月你一定会问,咱们老乡怎么会从瑞士翻越阿尔卑斯山去法国呢?
      与你外婆和姨妈们当年靠我们家族那时候巨大的财富‘买路去到法国不同,如今我们的大部分老乡是沿着现在海上丝绸之路,经过马六甲、印度洋、亚丁湾最后穿过苏伊士运河,经过几十天的海上颠簸、死里逃生到达地中海。紧接着,他们选择在意大利北部上岸。
      可是意大利本可是欧洲有名的‘犯罪之都啊,初来乍到又没有身份的东瓯人这么可能做生意呢?而且,哪怕就是那些能做生意的,疲弱的意大利国内市场也很难满足东瓯人的生意胃口,因此,老乡们决定,北上去欧洲更富庶的国家碰碰运气。
      来到欧洲,你会发现欧洲似乎有一条不成文的‘鄙视链:南意大利看不起北非、北意大利看不起南意大利、德国看不起意大利,而瑞士一直处于中立。因此他们北上的第一站选择了中立国——瑞士。但是对于东瓯人来说,瑞士在移民条例、环保要求、产品品质上的商业法律法规多如牛毛,规矩实在太多,这对东瓯人想在瑞士做些可以快速发家致富的买卖,简直是不可能的。于是咱们失望的老乡

第148章 航空信从巴黎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