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3章 东瓯百年“铁路梦”是一个怎样的“梦”[1/2页]

旷世烟火 陈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正午,阳光正好,“九仙楼”新请的大厨说是创新了一道新菜,请关中天试菜。这种活关中天很是愿意做,他心满意足地吃了新大厨的新菜,正打算搬张椅子,在道坦里的太阳底下小憩一下。关中天的眼睛还没有眯起来,徐逸锦就迈进了“九仙楼”的“道坦底(院子里)”
      关山月迎了出来:“妈妈,您怎么来了?我正有要紧事找您,打算晚上回家跟您说呢!”
      关中天也从躺椅上站起了身:“哟,稀客呀,我们徐大掌门怎么今天有空亲临‘九仙楼?”
      徐逸锦对他们叔侄俩笑笑说:“是啊是啊,无事不登你们‘九仙殿!”
      关山月马上接过徐逸锦的话头:“妈妈,我也有要事、大事,真的是太重要太重要的事情!正好,楠峰集团的核心人物都在场了,我先说、我先说!”
      关中天满脸慈爱地看着关山月:“还是个小姑娘啊,平日里在员工面前那股领导范儿在妈妈面前就都不见了哦!”
      “三叔,人家和妈妈讲正事儿呢!您别打岔!”关山月不等徐逸锦开问,就将上午和三位帅哥探讨的关于“九仙楼”以及周边交通、河道一并改建的宏大设想一股脑儿地和徐逸锦以及三叔关中天说了。关中天一听,说:“想不到啊,咱们月月人小志气大,小姑娘大眼界,不错不错,看得远、想得全,我看不错!”
      但是,徐逸锦没有接话,而是拿出了一封信。关山月一看,是一封来自香港的信件。关山月只听得妈妈说:“月月,看来你要改建‘九仙楼的宏伟计划要先搁一搁了!”
      看着关山月一脸的不解和疑惑,徐逸锦问他们:“你们知道南大先生吗?”
      关中天摇了摇头,是关山月说:“我知道,他是集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诗人、武术家于一身的中国文化国学大师,原来在美国,现在在香港。是咱们东瓯的同乡!”
      徐逸锦把赞许的目光投向了女儿:“对,是一位了不起的伟大的东瓯老乡!他要修东瓯铁路了,东瓯人的百年铁路梦就要实现了!”
      关中天一听,说:“太好了,我们已经飞上天了,如果再能有铁路,那东瓯人的海陆空交通就齐发了!”
      徐逸锦说:“在东瓯修铁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咱们修机场更难呢!”
      关山月不理解:“建设陆路交通难道会比航空交通难度更大?”
      徐逸锦说:“来,给你们普及一下东瓯人的‘百年铁路梦吧!”。
      徐逸锦娓娓道来,关山月和三叔大概了解了东瓯百年铁路梦的大概情况:据记载,大概在1912年4月,孙中山先生登临浙南。之后,在他的《建国方略》中这样描述:“东瓯在浙江省之南,瓯江之口,此港比之宁波,其腹地较广,周围地区皆为生产甚富者,如使铁路发展,必管有相当之地方贸易无疑。”这应该是金温铁路第一次被所世人构想。当然,这在当时仅仅是个构想!
      北洋政府在1915年前后,曾对宁波至东瓯一带的甬嘉铁路,做过选线踏勘及工程估算,但是乱世中,实现铁路梦何其之难,后来就不了了之了。1947,当时曾经寄希望利用美国的援助来修铁路,奈何又是在选线、踏勘和工程预算后被搁置!
      195

第173章 东瓯百年“铁路梦”是一个怎样的“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