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百官的汗水几乎都要落下,除了摄政王和薛国公,在场的官员们恨不得都就此挖个地道将自己埋进去。
二者的气氛又是令人惶恐。
薛国公却好像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又是呵呵一笑,因为上了年纪而发黄的牙齿都露了出来:“启禀皇上,摄政王之前的账簿,却是属实,但实是有欺骗皇上之嫌……”
摄政王在裁减军中的用度之前,又是给文物百官看过了朝中的银两,说是所剩的不多才说着消减银子,但这却很大一部分都是为了堵住朝中百官的悠悠之口。
摄政王是特意选择了朝中银两最少的时候给众人看朝中的账簿,这才得到了朝中众人的默许,但是不知道的是,过几天就有一大笔的税款重新将库中填满,只是到了那个时间的短暂性短缺。
这个时代的官员考试完全没有数学这种东西,除了户部的官员必须需要学会数学,其他的官员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剩下的人也是无人想要触碰摄政王的锋芒,又是此时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定了下来。
薛国公那个老杂种。
摄政王内心难免的咒骂着薛国公,表面上却表现出一种臣罪该万死的感觉。
“下官不知此事,只从户部那拿到了账簿,心下惶恐,只想着今年又是将胤国收入其中,国中难免银子吃紧,所以才出此下策。”
能够让摄政王如此卑微的求情,也是少有的事情。
薛国公却是在旁边呵呵一笑,脸上的皱纹几乎都挤成了一团:“王爷说不知道就不知道,但是王爷却是知道怎么省库中的银子,真是……”
“该知道的时候就知道,该不知道的时候就当了那庙里的老和尚。”
这话说的尖锐,太后甚至狠狠地瞪了薛国公一眼。
偏偏,动不了这个薛国公。
太后又是只能将这件事情咽到肚子里,又是轻咳了一声,话语指向一旁的户部尚书:“户部尚书,却又此事?”
“哀家可是记得,你是今年刚上任,想来什么误会也是有的。”
太后的话几乎已经是直接的明示户部尚书扛下来这件事情。
户部尚书正是之前和顾淮琛想要争一争的余裕之,年纪轻轻就能当上户部尚书,自然也是个人精,见到太后这么说,犹豫了几秒钟,又是说道:“这原是在下的不是,王爷之前想要和臣要账簿的时候,在下只以为是王爷想要回去看看,没想到其他。”
“也是因为臣刚刚接手户部,只怕是不知道胤国减税会不会影响明年的税收之事,是以可能是误导了摄政王。”
“那军中的事情,也是误导了?”薛国公又是轻蔑的一笑,略过了刚才正在报告的余裕之:“军中冬天的粮食被耽误,又是摄政王下了命令让边境的官兵去保护另一处,结果两处都没有保住,反倒让汜叶钻了空子。”
这件事情就纯粹是摄政王的错误了。
只是,平日之中却是没有人敢于提出这件事情。
摄政王听到这件
第103章争论不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