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九十一章 广积粮[1/2页]

我给玄德当主公 臊眉耷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其实不只是黄忠想要离开西北战场,另外还有一个人在西北也待的很不顺心。
      这个人不是别人,是幽州人徐荣。
      如今的徐荣,依旧是暂任司马,随同皇甫嵩驻扎在扶风。
      前方的功劳没有他的份,他只能眼巴巴的在皇甫嵩手下空虚度日。
      先前,徐荣受到刘俭的举荐随同张温出征,他本以为这次凉州之战,会给他一个机会,使他大放异彩,名震西州。
      但事实证明,徐荣的想法错了。
      在这个时代活着,梦想和现实的差距,个人阶层的跨越,真的不是靠个人的能力,就可以随意改变的。
      张温并不是非常器重他。
      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是不器重。
      其实这事也怪张温不得,当时他率兵出征,援助董卓和皇甫嵩之际,身边所跟随的一众辅将、校尉、司马都是各郡之中,最为优秀的军事人才。
      而当中,受到各地郡守或是朝中公卿私下推荐的人实在不再少数。
      大汉的战场过程,在一众高阶官僚的眼中,也是人情债,重用谁或是不重用谁,都是有讲究的有理由的。
      至少在出身于光武帝乡南阳郡的张温眼中,率兵西征的这段时间里,他没有重用徐荣这个玄菟郡边郡人士的理由。
      直到张温受封太尉,返回雒阳,徐荣也并没有在西州得到多少建立功勋的机会。
      最终他和皇甫嵩等人一起,被遣返回了扶风驻扎。
      说是驻扎,但在徐荣看来,这就是虚度年华,毕竟他也是快四十岁的年纪了,在这个平均寿命不长的年代,他的人生在普通人看来,已经过去四分之三了。
      在这段时间里,徐荣开始不断的对自己进行反思,同时他也开始怀念昔日在刘俭手下的日子。
      倒不是说,刘俭给了他多大的前途,但是同为幽州边郡之人,刘俭确实是真心实意的提拔他,委任于他。
      仔细想想,这趟凉州之征来的着实不值得!
      经过了好一番左右权衡之后,徐荣终于下定了决心。
      …………
      自从天子刘宏死后,雒阳城中整体就陷入了一片混乱,表面上来看,袁家似乎得利最多,但刘俭心中清楚,事情远不是表面上看的这么简单。
      历史上袁家,除了袁绍和袁术南北两大诸侯之外,其他的人其实也在各地参与了群雄逐鹿。
      袁遗是山阳太守、袁忠是沛相、袁叙是济阴太守、袁胤是丹阳太守……各个都可算是一方诸侯。
      虽然与现在的情况有些不太一样,但在套路上,袁家现在的行事方法与现在并没有什么改变。
      在袁氏中人看来,他们这种布局或许很成功,原本在历史上也是如此。
      袁绍在冀州攻略河北,袁术在南阳攻略荆州,袁遗在山阳图谋中原,袁忠在沛国攻略徐州,袁胤在丹阳攻略扬州……….
      看似星罗密布,但实则这样的布局根基不牢。
      并不是名门子弟,在地方就一定能够成为雄主。
      地方雄主这个活,真的是要靠一些天赋才行的。
      再加上最为强大袁绍和袁术分崩离析,袁家在历史上的产业布局倾颓的异常迅速。
      现在历史的走向改变了,但袁家人的战略布局没有变,而参与到这个局中的人也都没有变。
      既然布局和执行者都没有变,那毫无疑问,结果也绝对不会和历史上相差到哪去。
      经过在地方的权力膨胀,袁家人的矛盾最终还是会变的无法调和。
      不过,与历史上不同的是,原先曾是南北悬空对垒的袁绍和袁术,这一次却做了
      邻居。
      而河北之地,在这个时代,反倒也会因为袁绍的南下,而相对于会变的安宁一些。
      这有利于刘俭认真经营,积蓄实力,高筑墙广积粮的策略。
      ……
      屯田政策在冀州开始如火如荼的施行了起来,大量涌往冀州的流民被刘俭坐镇的政府,主持招揽

第一百九十一章 广积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