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玲姐说之前卖房子收入了七百二十多万,还了前几年村里的欠款后还剩下三百六十多万。”
      “但是这钱又被镇上的领导借口经济困难借去了210万,当时说的好听用几个月就还。”
      “你想想借出去的钱,有那么好要吗?”
      “估计是肉包子打狗,就算他们能还回来也不知猴年马月了。”
      听他这么一说,我不由说道:“确实够狗血的,剧情挺爆炸啊。”
      “那些商品房不是还有一半没卖出去吗?全卖掉的话也还能进账个六七百万吧。”
      “你说的是不错,但是目前来看,村里能买得起的,人家还看不上这种房子。”
      “我问过老张,门头房已经全部卖出去了,商品房现在来问的人几乎就没有。”
      “村里人的观念还是没有转变过来,他们只看好宅基地,不想住商品房。”
      我点头说道:“人的思想要转变肯定需要个适应过程的。”
      “更操蛋的是,你知道村里为什么每年会负债吗?”
      “为什么?”我不解地看着他。
      “因为村里的收入进项只剩下了五块场地的租借费,一年35万。”
      “就算加上咱村大集的摊位收入10万总共也就45万。”
      “这些钱刚刚够村里的基本开销,像水、电等乱七八糟的费用全部赊欠。”
      “那你得想办法搞活经济了,谁让你现在是村主任呢!”我笑道。
      “唉,谁说不是呢?我也想啊。”
      赵文强叹了口气:
      “可是村里就这么点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150万你还嫌少?”
      “加上村里这次收的地皮钱60多万,总共210万!你还想咋地?”
      见他沉默不语。
      我禁不住问:“你想干什么会不够用?”
      赵文强看了我一眼,无奈地说:“其实咱村最有潜力的项目就是以渔业为主发展经济产业链。”
      “但是渔业码头虽然在咱村,却已经被列为了国家级中心渔港建设项目,咱村失去了直接管辖权,手伸不进去了。”
      这个我当然知道,目前码头已经扩建了50多米,听说明年五一前就能建成。
      “赵主任,说说你的打算吧。”
      我心头忽然涌上一种不好的预感,但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
      赵文强立时脸现笑容,搓了搓手。
      “海生,目前有个好项目……”
      我心生警惕,并不接话。
      见我不接话,他继续说道:
      “你也知道,咱村在通往旅游区的必经之路上,地理位置优越。我想带着咱村的人发展旅游业,你说这想法行不行?”
      “嗯,我看嘛……”
      我刚想发表意见,忽然想到这小子擅长挖陷阱,会不会又给我下套?
      不行!还是防着点好。
      于是话说一半我又沉默闭口不言了。
      见他抓耳挠腮的样子,心中不觉好笑。
      赵文强见我话说一半就止住,不由恼怒道:
      “海生,你作为咱村的‘十大杰出青年、‘优秀企业家、你可不能这样啊,要多起带头作用!”
      “等等!等等……”
      我忙打断他的话。
      “我什么时候成了‘优秀企业家、‘十大杰出青年了,我怎么不知道?你别给我瞎扣帽子好不好?”
      “啥叫瞎扣帽子?海生,我可是一直心

第154章 赵主任的手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