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371722006号罪犯苏力政,我因诈骗罪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我的家人今天没有来,因为,就是因为我的罪行连累了我的父母双亲相继病重,相差不到三十天,都瘫痪在床。
现在,家里只有我的妻子和孩子。我的妻子要照顾两位老人,还要照顾孩子,她来不了,但是,她让政府带给我一封信,只是里面涉及隐私的部分,我就不给大家念了哈。”苏力政举起手中一直捏得紧紧的一封信给大家看,一边说,一边脸上充满了幸福的笑容。
“我的妻子本来是要和我离婚的,《婚姻法》有规定,离婚自由,只要罪犯的配偶提出离婚的,任何人不得阻挠。但是,在监狱干警们的努力调节和说服下,我妻子最后的选择是不离婚,等着我,我……”苏力政说到这里,泪如雨下:“我感谢政府,感谢给了我希望和活下去动力的干警们。”
他哽咽着,眼里含满了泪水:“我在监狱里体会最深刻的,就是这样一个真理:千万不要以身试法。
我生长在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六年前年8月,刚满23岁的我大专毕业,满怀豪情地进入了社会。那时,正赶上某银行面向社会招聘会计员。经过严格考试,我以优异成绩被银行聘用。
上班后,我被分配到储蓄所办理储蓄业务。一开始,面对大堆大堆的账簿,我感到既陌生又新鲜,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在实际业务操作中,我虚心向老储蓄员请教,不断地总结经验,力争自己经手的每一笔业务都准确无误。
我孜孜不倦的学习和拼搏精神以及迅速提高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储蓄所主任和银行主管部门的认可,并很快被提升为储蓄所主管会计。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使我踌躇满志,信心十足。我的前途可以说是一片光明。
悲剧是在我不经意间发生的。
那是五年前春季的一天,一个朋友的亲戚曹某找到我,说因经营玻璃钢业务需要流动资金要求贷款。由于我当时十分看中朋友情面,就托关系为曹某办了五万元贷款。可是,贷款到期后,曹某却迟迟不能归还贷款。我着急的多次催要,却没有任何作用。
曹某最后竟然跟我说:“要想还上这笔贷款,除非你在银行给我弄张假存单。”这样,他就可以拿它到其他银行找人去以贷还贷。现在想来,我当时对法律意识的淡薄,对法律的无知,到了惊人的地步。我没有通过正当途径来追回贷款,而是苟且迁就曹某,严重违反银行规定,为其开具了假存单和抵押手续。在我的帮助下,曹某骗贷得逞。这笔贷款得以暂时缓解。
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在以后的日子里,曹某又频频要求我为其贷款。为了不使事情败露,我不得不利用同样的手段四处骗贷。无助的我就像被魔鬼驱使一样听从着他的摆布。截止到五年前8月,我为曹某非法贷款已达24万元之巨。
这噩梦般的一年啊。我时时经受着事败受惩的恐惧和煎熬
第151章 亲情座谈会(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