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李发财站在那里,看着面前这个坚强的孕妇,这个刚刚失去丈夫,即将成为母亲的女子,心里充满了敬佩和愧疚。
只是,真的猛士就应该是“哀痛者和幸福者?”他们就不能彻底丢掉那些人为的哀痛吗?难道命运让他们不能成为尽量单纯一些的幸福者?
现在早就不是刘和珍的那个时代了。
卢梭把人们自己立法而后建立的道德条律称为良心。他认为良心是一切善行正义和美德的根本来源。而恶欲是一切恶行的根源。
而在华夏古国,良心,说到底就是延续了数千年的民族文明,最核心的道德舆论规范培育,和熏陶出来的最美的最芬芳的花朵。核心就是出自内心的关爱而表现出来的善,就这么简单。
司徒柳叶或许没有看过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甚至不知道中华五千年以来主导人们思想中最重要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忠、信、孝、悌、礼、义、廉、耻。但是,她毕竟接受了那么多年的学校教育,她接触的人也是老车这样的耿直汉子。大公无私或许说不上,深明大义她完全能够做到。因为,她心中有永远不会磨灭的良心和善念。
这一点其实也是现代社会不会发生道德彻底崩塌的基石。也是各个民族的一个共同认知。
区别是,有的人良心常在,能够经受得住严酷的各种考验。包括精神上的和身体上的磨难诱惑甚至是在正义这个大义面前义无反顾地赴死!
李发财一直在认真地思考着这些远超出他一个小警察应该思考的哲学和政治学的理论内涵,人们都静静地看着他,等着他清醒过来。
这是因为,李发财表情沉重,眼睛已经转而紧紧地盯着老车墓碑上的那个有点土气的名字,车轱辘。
名字虽然很土,但是,李发财认为,车子的咕噜承载的是丰收的果实,承载的是人们生活的希望,承载的是远方未来的道路。叫这个名字有什么感觉羞耻的?而且,不知为何,大家都感觉到了他脸上闪动着一层智慧的光辉,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深沉。
“老李,有个事情我想和你商量一下,有点冒昧,只是,我现在匆忙间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刘队突然轻轻拍了一下李发财的肩膀,打断了这位半拉子心理学家,或许是未来但现在绝对不是的哲学家和政治家的思考。
“哦,你说,什么冒昧不冒昧的,有话直说,以咱们现在的交情再说这种话,就是不认我这个兄弟。”李发财那种特殊风格的话语又冒出来了。
他几乎从来不说大道理,不是他不会说,他如果说起大道理可能连监狱长都说不过他。只是因为他认为对着自己的战友朋友和兄弟说大道理那就是装13!
小人物活着就是这么轻松,这么随意,因为没有野心,没有贪婪
第211章 你死得值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