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3章 田甜的画[1/2页]

属于你的那一缕阳光 韩太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送走了千恩万谢的刘杰和戴青凤两口子,从杨喜明到李发财还有小侯以及所有旁听的监狱干警,每个人的心里都没有丝毫的高兴情绪。这事,就这么结束了?
      原本就没有犯罪,却被送进了监狱,如果没有李发财跟进这件事,说不定刘杰就会稀里糊涂地在监狱里服刑满五年啊!
      老百姓太容易满足了。
      刘杰也好,戴青凤也罢,他们对政府只有感恩,哪怕是那个把他们送进监狱的法官,他们也对他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那位先生居然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这一鞠躬。没人感到这事有点怪异,都感觉这是理当应分的。
      什么时候老百姓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也有权利维护自己的尊严?什么时候才会有再也不惯着这些尸位素餐的混账玩意这么草率地决定一个普通老百姓命运的事情发生?
      没人比杨喜明知道更多的内幕了,这个总是判错案的家伙已经在法院做不长了,或许明天早上就会有人和他谈话,让他从这个重要的位置上滚开。
      春夏秋冬,日月如梭,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有的工作是开创性的,每一天或许都有新的惊喜,而有的工作却是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在貌似重复中取得不明显的微小突破。尤其是做思想工作的人们,对于工作对象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进步都会欣喜若狂。
      “老李,今年的新生希望救助基金又要开始发放了,经过各级审核,咱们监区有两名罪犯的家属子女会得到救济。只是,他俩都在推辞这种救济,一致请求把这些钱用来救助更需要的人。这种精神值得表彰。”张毅跑到李发财在分监区的办公室来商量本年度对罪犯子女发放助学救济金的事来了。
      “那新的接受救济的罪犯家属定下来了吗?田汝舟的家里属于特级贫困家庭,他的女儿据说已经休学了,这些天,他的精神状态好得有点不正常,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他从来没有提出过救济申请。听说,他的女儿在学校一直是考第一的,休学了真是可惜了。”李发财道。
      新生希望救助基金是专门为了服刑人员子女入学,避免他们因为缺少学费,因为学费缺乏不得不退学的专项基金。服刑人员大部分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犯罪了,必须接受惩罚,必须在监狱里改过自新,但是,他们的子女是无辜的,不能因为他们进了监狱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这个基金的来源,一个是监狱干警自愿捐款,二是犯人们的自愿捐款,第三是来自社会各阶层人员的自愿捐款。说起来还是来自社会各阶层人员的捐款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比重,仅次于干警们的捐款数额。
      虽然监狱干警们是近乎倾尽了全力,但是毕竟人数有限。而社会捐款虽然摊到每个人身上数额很小,经不住人多啊。哪怕是少年儿童和来自贫困家庭的几块钱,十几块钱,那也是人们的一片心意。
      这说明我们的老百姓对监狱工作,对那些服刑人员并没有放弃,没有抛弃他们。对他们对他们的家庭和子女充满了爱心。
      李发财提到的田

第233章 田甜的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