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军尽没,盖勋守节[1/2页]

汉末:家祖乡啬夫 半城流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两人之间突然爆发的争论,吓住了在场所有官吏。
      他们没想到,向来谦逊好说话的周都尉,居然会选择与新任凉州刺史硬钢。
      不过听完两人的对话,再想想周琦往日战绩,这些郡中官吏大多都选择相信周琦。
      可如今处于战争时期,刺史的命令就是军令。
      他虽不能处置周琦这种秩比两千石的武官,可两千石以下的官吏,对于刺史的权威还是颇为忌惮。
      周琦被下狱以后,杨雍将目光放在了盖勋身上,沉声道:“盖长史可愿领兵前去救援护羌校尉?”
      盖勋略作迟疑,最终还是应承了下来。
      牢房,干净而整洁,狱卒态度也十分和善。
      像周琦这种秩比两千石的高官,哪怕被下狱,也不是这些狱卒所能得罪的存在。
      当然。
      想必任何狱卒,看到人高马大且手持武器的典韦、许褚,态度都会变得谦卑吧。
      周琦倒也没有仗着身份故意刁难这些狱卒,反而对待所有人都非常和善。
      “那刺史自己不通兵事,反而要将都尉下狱,简直岂有此理!”
      许褚虎目圆瞪,显然憋了一肚子气。
      周琦坐在牢房内,却是没有了方才与杨雍据理力争的锐气,反而显得颇为轻松惬意。
      “都尉,你难道不生气?”
      典韦看着周琦这副模样,忍不住出言问道。
      周琦叹了口气,道:“生气又如何,不生气又如何?”
      “凉州局势糜乱至斯,朝廷接连派来的三位刺史,都根本不通兵事
      “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朝廷但凡早点派出一位精通兵事的刺史,局势也不至于到了此等程度。”
      一开始,周琦有能力改变凉州局势。
      奈何他处处受人掣肘,上面还压着凉州刺史,自己没有独自领兵作战之权,胸有沟壑又能如何?
      有时候,他还挺怀念在赵谦手下领兵的时候。
      虽说赵谦统兵才能不咋地,至少对方愿意放权,而且对于周琦无比信任。
      正是因为这份信任与放权,周琦才能大展拳脚。
      可自从来到凉州以后,他虽然名义上乃是汉阳郡都尉,能够统管全郡兵马。
      奈何有刺史压着,却什么也做不了,岂不憋屈?
      典韦、许褚闻言,皆默然无语。
      就在此时,却是有脚步声传来。
      三人转头望去,看到了满脸愁容的盖勋,朝着牢房内走来。
      “先生。”
      哪怕周琦官职比盖勋高,却始终保持着恭敬,是以看到盖勋来了以后,第一时间站起身见礼。
      盖勋看着周琦,问道:“子异今日为何如此反常?”
      周琦闻言,却是心中微惊。
      按照周琦往日性格,属于那种有能力、谦逊且比较苟的类型,基本不太可能当面与刺史翻脸。
      别人或许看不出来,盖勋却是感觉到了周琦的反常。
      周琦脸上露出苦笑,道:“凉州局势糜乱至此,我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朝廷能够派遣一位真正有能力的刺史。”
      “未曾想,接连三位刺史都不通兵事。”
      “再这么持续下去,叛军实力必然会继续膨胀,最终恐怕会变得难以控制。”
      说到这里,周琦看向盖勋,道:“此次叛军围困护羌校尉夏育,明显就是一个圈套,想必先生也能看出来吧。”
      “明知是圈套,刺史还让我们前去救援,岂不糊涂?”
      盖勋闻言,先是沉默半晌,继而叹道:“此间或另有隐情。”
      周琦神情微动,问道:“还请先生细说。”
      盖勋见牢房内收拾的非常干净,索性引着周琦两人一起坐在床上,开始娓娓道来。
      “子异可知,新任护羌校尉夏育何许人也?”
      周琦说道:“此人乃段太尉昔日麾下骁将,随段太尉南征北战,斩敌无数,可谓是战功赫赫。”
      盖勋再问:“段太尉又是怎么死的?”
      周琦闻言,当即沉默不语。
      段?之案,可是周琦一手经办,还被段?赠送了平羌之策,眼睁睁的看着段?死于狱中。
      战功赫赫的段?落得如此下场,不外乎党争罢了。
      盖勋见周琦不语,当即自顾自说道:“段太尉虽然战功赫赫,却为了升迁投靠宦官,夏育作为段太尉昔日麾下骁将,自然也是宦官爪牙。”
      “昔年因党争之故,宦官暗中鼓动陛下发兵攻打鲜卑,令夏育、田晏、臧?F三人,领兵数万,分三路进兵,远赴塞外两千余里剿灭鲜卑。”
      “最终三将落入重围,数万精骑全军覆没,三人各率数骑逃回,皆被贬为庶人。”
      说到这里,盖勋口中满是唏嘘。
      这场战事,发生在熹平六年,周琦穿越过来还没多久。
      这也是汉朝在对外的战争中,极其罕有的大败,朝廷为了脸面,并未大肆宣扬此事,就连史书记载都不多。
      所以对于此战,周琦了解也并不多,只知道确有其事。
      盖勋接下来的话,却是让周琦对汉军的那场惨败,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
      说起这场战争,其实也与段?有关。
      段?此前因病被罢官,夏育、田晏作为段?旧部,虽然因为依附宦官的缘故,才开始混的风生水起。
      可没有战事以后,再加上靠山被罢官,两人在朝中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
      田晏犯事被治罪以后,也想要打一场仗建功立业。
      刚好当时鲜卑在北方做大,并且连年南下寇边,所以两人就买通了大宦官王甫,请求出塞征讨鲜卑。
      这下可好。
      王甫听到二人的建议,觉得这是壮大自身党羽的时机,如果真能出塞剿灭鲜卑,也足以留名青史,对于宦官的名声也是有好处滴。
      天子刘宏,当时又恰巧弄死了渤海王,还灭了宋皇后全族,惹得士大夫以及宗亲愤怒不已,全都上疏弹劾宦官,而且指责天子。
      这个时候,北击鲜卑既能转移内部矛盾,也能开疆拓土名垂青史。
      于是乎,天子当即不顾众人反对,执意发起了这场对鲜卑的战争
      士大夫集团虽然觉得,夏育、田晏二人不太可能建功,却也担心他们果真能够击破鲜卑,让宦官声势大振。
      思来想去,他们最终也推出了自己的代言人臧?F,令其跟随夏育田晏一同领兵出塞。
      估计是夏育、田晏担心臧?F过来蹭自己功劳,索性建议兵分三路,各自领兵出塞攻打鲜卑的大部落。
      然后呢,全军覆没了。
      周琦听到这里,不由暗自咂舌。
      好家伙。
      朝廷兵马本就不多,再兵分三路出塞两千余里击贼,那不是妥妥的给鲜卑人送菜吗?
      数万精锐折戟北方,并不能说这些人战斗力不行。
      只能说,他们死的冤,死于朝廷党争,死于宦官与当朝天子的好大喜功。
      或许正是因为那场惨败,才让王甫在天子那里彻底失宠,才有了阳球缉拿王甫,灭其全族之事。
      汉末发生的许多事情,其实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谓是一环扣一环。
      按理来讲,夏育经此惨败以后,或许政治生涯就已经到头了。
      王甫、曹节先后身死,等到张让、赵忠等人执政以后,却发现自己没有了能够统兵的外援。
      于是乎。
      本来被弃用的夏育,再次有了腾飞之机。
      可惜给他机会他不中用啊,最终又被叛军围困于草原之上,眼看性命不保。
      如果夏育不是张让等人推举的将领,死就死了,就算全军覆没,杨雍也不见得会发兵救援。
      但是,夏育身为张让等宦官推举的将领。
      如果这么轻易被叛军所杀,张让这些举荐的宦官也会有连带责任。
      他们,自不可能为此背锅。
      假如杨雍没有什么动作,那么张让等人肯定就会进谗言,称凉州刺史坐视友军被围,却不发兵救援,然后将这口锅甩到杨雍头上。
      杨雍可不傻,知道其中的风险。
      故此,他哪怕明知这是叛军的圈套,还会大张旗鼓的派人前去救援。
      他并不是真心救援夏育,只是想堵住宦官之口,避免对方最后将锅甩到自己头上。
      说到底。
      无论周琦还是盖勋,亦或是那些被派去救援夏育的士卒,都只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而已。
      杨雍之所以如此针对盖勋,其实并非没有原因。
      首先,盖勋在凉州的名望实在太高,杨雍很难驾驭,自然想要借刀杀人。
      其次,盖勋接连弹劾了两位凉州刺史,都让他们被罢官治罪,这种以下克上的行为很容易受人猜忌。
      杨雍作为新任凉州刺史,自然不希望自己最后也栽在盖勋手上。
      周琦了解了事情的详情以后,当即气得咬牙切齿,对着盖勋说道:“无论朝廷亦或是刺史,都将我等性命当做博弈之筹码。”
      “先生既知杨雍所谋,万不能如其所愿啊。”
      盖勋闻言,却是正色道:“无论党争亦或是算计,我都不愿参与其中,只想为这个国家尽一份绵薄之力。”
      “前任护羌校尉泠征已经被叛军所杀,金城太守陈懿也死于叛军之手,若新任护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军尽没,盖勋守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