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4章 脑子是个好东西![1/2页]

五代十国小霸王 公司要黄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申打劫铁拐李之时,陆陆续续又来了几批江湖豪客,绿林帮会。
      船宴上之所以有众多的绿林好汉参与其中,且身份地位多有不凡,这源于不同朝代对绿林人士的不同态度。
      西汉末的时候,王匡和王凤在绿林山起义,被称为绿林起义,成功的拥立了刘玄为帝,建立更始王朝,打败王莽建立东汉。
      “绿林”这个词也得意发扬光大,从此,许多看不惯朝廷所为的优秀青年,便往往以“绿林好汉”自居,做些劫富济贫的正义之事。
      绿林起义慢慢与陈胜吴广的赤眉起义一般,开始逐渐被后世人所追捧。
      在民间,绿林好汉是江湖豪客、武林侠者、民间义士等一类好汉的代名词,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和人格精神。
      尤其是隋唐时期,风格开放,使人多有向往,隋唐交替时,瓦岗寨便是以绿林好汉的名头,广纳江湖人才,成为反隋阵营中战斗力最强的队伍。
      江湖中有名望者更是如虬髯客、红拂女与李靖等,被传为后世佳话,在当时,很多将军都同时拥有着绿林间的声望。
      到了如今唐末五代时期,这种态度更加明显,消息传递不畅,致使晋王李克用与十三太保、高家的高思继、梁王手下的诸多大将,各种将军,都被民间传为江湖出身。
      这也无非是因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些人都是从底层做起,出身并不高贵,才让民间人士有了诸般向往而已。
      那么绿林人士当然不止是好汉,也有懒汉和坏汉,甚至是恶汉,且往往这些人头脑容易发热,习惯了用拳头说话。
      他们当了将军,所带之兵也并不比朝廷的军士守规矩,往往还更加过分和无法无天。
      加上募兵制的大力推行,让许多草莽人士都能简单更换身份,有名望的甚至能一步登天。
      募兵制名义是自愿投军,不带强制性,吸纳广大热血青年加入,其实,那些剽悍的游牧部落、土匪强盗等,是都可以加入军队的,他们也是部队的主力。
      这就让军队更具有侵略性、野蛮性、不可控性,从而形成了“兵骄而好乱”的现象。
      也是五代时期兵变屡屡发生的原因之一。
      宋朝之所以一直以来重文弱武,其实也是这历史性的原因使然,五代十国天天换皇帝,短短五十年间蹦出14个皇帝,就是因为军队当权者多是绿林出身,一言不合,看皇帝老子不满意,就杀之替换。
      赵匡胤正是看到了这种弊端,自己就是这么上来的,所以才开始大力推举儒道、抑武扬文的国策,导致宋朝直至灭亡都是文官大,武官小的现象。
      而唐末的五代时期刚刚相反,就是扬武抑文的时代,所以绿林人士,尤其是草莽山头的头领,许多都与军中大将和朝廷官员一般,身份所差无几,毕竟他们有人也有钱,又敢造反,当然不可小视了。
      这才有了船宴之上的诸多绿林人士参与。
      打劫完铁拐李,刚好又来了一批人,一个面容阴冷,有些精壮的汉子,带着五六名满脸彪悍的青年,谨慎的看着刘申走到眼前。
      他目睹了铁拐李一伙上交钱财的一些举动,有些不明所以,这人既和铁拐李没交情,更不认识刘申。
      当刘申把目光移到自己之时,下意识的先退了一步,拿住腰间武器,小心翼翼的看着眼前人。
      “喂,我说,该你们了,看不明白吗?把全部财产上交,自觉点……”
      精壮的汉子忽然觉得好笑,特么的一群人,被这么一个毛都没长齐的书生给吓的交钱,真是叔可忍,大爷我忍不了。
     

第44章 脑子是个好东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