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冲着刘申拱手一礼,倒是把刘申和陈秘书看的有些懵。
刘申略一思索,到也没在意,同样执手回了一礼,说道:“夫子客气了,学生原也是书院中的一员,只是家逢骤变,这才离开幽州府的。”
“这次小子冒昧前来,其实是有事相求的,学生准备开间私塾,可万事俱备,唯有教席先生之事受阻,是以冒昧前来,准备厚脸皮像监院大人求一些品学兼优的才子,在不忙之时,充当小子私塾的教席先生,至于所需用度,好说好说。”
陆校长倒是有些好奇的“哦?”了一声,问道:“私塾?不知小郎君为何有此打算,另外,陈秘书,这位郎君既然是书院学生,应有学籍档案,你去找一下资料来。”
陈秘书点头称是,出门去找资料。
夫子与刘申此刻无事,便闲聊了起来。
私塾是古代社会一种民间教育机构,多用于在宗族或乡村内部,以幼儿启蒙为主,大多学习内容为儒学。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出现,推动了私塾的发展,当时,科举考试主要是围绕儒家经典“五经”展开的,所以私塾也一般都是识字和学习五经。
陈秘书是个干练的人,没用一会就找来了刘申之前的资料,进屋时,正看到两人谈笑风生。
陆校长以优雅的形象喝了口茶,沉稳的问道:“公子这私塾是家族使用?”
刘申换了换姿势,很自然的就翘起了二郎腿,摇了摇头,身体自然道:“非也,监院大人,之前学生因家中事,只能远遁易州府,一直没法继续学习更儒家知识,索性就本着‘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的实践主义精神,在社会中努力将以前书院学习的知识转化落地。”
“果然是实践出真知,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遇到了很多的实际问题,我苦思冥想,发现根源就在于知识的落后,对世界的认知不足,我便痛定思痛,努力反省自身错误,认认真真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陈秘书这时听到了刘申的言语,见他与陆监院相对而坐,意气风发的说些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话,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好像、好像这家伙还挺拽的……
陆校长则脑袋里如同二十四缸的帕萨特发动机,疯狂运转,消化着这家伙奇怪的话。
刘申这边可不给他们什么思考的机会,说得兴起,继续胡喷道:“我开始勤奋学习历代圣人儒客的思想,深耕研学孔孟之道核心精神,并深入到广大的大唐百姓当中,去弘扬和践行了仁、义、礼、智、信等德行。”
“从点滴做起,深究根源,积极纠改,防微杜渐,用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来磨砺敲打自身,也正因此,才深深感到了自己对儒学理解的浅薄与无知。”
见陆监院听的认真,刘申便掏出之前给老余的酒壶,直接递了过去,微笑说道:“监院,来一口?”
陆校长被说懵了,脑袋里满是那些奇奇怪怪的词语,仿佛说的很是在理,却又如河面上倒影的月亮,让人实在摸不着实物,总之是似懂非懂。
不过有一句话,倒
第55章 来呀!看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