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禄做了丞相,第一件事就是趁着大清洗之后要补充官员,提拔王稽做了河内太守,任命郑安平为丞相府办公室主任。
这一天张丞相正在办公室喝茶,见郑安平急急忙忙地跑进来,递给他绝密文件,拆开一看,赵国魏国知道秦国在搞什么清党,搞暗杀,搞株连,搞得秦国大臣们人人自危,个个噤若寒蝉……赵魏两国认为秦国内乱必生,无暇东顾,于是联合起兵要攻击韩国。
也没什么大事,张丞相也不以为意,这个情报大王和武安君早知道了,他们的意见是先让三个国打起来,等他们打得三败俱伤,秦王出兵收渔人之利。
见郑安平没走,就说道:“有话不说,会憋死的。——说吧,什么事?”
“也没什么事。只是赵国丐帮分舵捎来吕不韦的话,让你适可而止,不要杀人太多。还说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郑安平说完就下去了。
张禄心想,连吕不韦这样不问政治的财迷都知道大清洗了,连外国人都明白了我这样搞清党搞暗杀搞大清洗,必然导致内乱,圣明如秦王的,迟早也会明白,到那时,我可能就死无葬身之处了呀!
得想个法子——张禄何等聪明,被吕不韦一点就醒,方法自然也就有了,我得把秦王和国人的注意力引到国外去,转移国人的关注点,时间是治疗伤痛的最好办法,过不多久,国人就会忘记大清洗的事。哼哼——过几年我再搞一次。
第二天早朝,张丞相高声启奏:“赵魏联连攻击韩国本不关我国事情,可是外国人传说,以后不要割地送钱给秦国了,送也白送,秦国不会帮忙的,只会见死不救,幸灾乐祸,韩国就是个例子!——这话有损我大秦形象呀,大王,我以为救韩国势在必行!”
秦王看看白起,白起看看张禄,张禄看看秦王,三人互相看了一遍。
白起说道:“受命于王,打与不打,何时打,我都听大王你的,我的大军随时可以发出致命的攻击!”
“既然丞相和武安君都做好了准备,那就打得狠点,打得赵魏屁股稀烂!”秦王很开心,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据线报,赵魏联军有30万之众,武安君要带多少人枪?”秦王问道。
“20万吧。”
“20万,少了点吧?难度系数大了点。既然武安君能以10万之众横扫楚国百万大军,20万就20万吧,我对你有信心!”
三天之后,武安君起20万大军,分作三路,王?为先锋,带5万直奔韩国救援;蒙骛为后军,率5万大军,小股分散隐身,换上乞丐服作纵深穿插。自己亲率10万精锐偃旗息鼓,也穿上乞丐服,白住夜行。
只有王?5万大军,拉开距离,盔甲鲜明,耀武扬威,大张旗鼓,打得“秦”字和“白”字大旗,高喊着口号:“我们是穷人,我们要吃饭;一统江湖,家家有饭!”口号声直冲云霄,几十里外都能听到。
王?还按人屠的命令,5万大军,按20万大军距离行军,也按20万大军埋锅做饭,同时让原先搞演习时忽悠廉颇的那个替身骑着高头大马,在队伍中前前后后地出现,不断地以白起的腔调发表讲话,各军官天天要到替身大帐开会……
且说魏国大将芒卯和赵国大将贾偃联合攻击韩国,一路打过去,杀得韩国溃不成军,气吞山河,打下韩国20座城池,正在乘胜前进。
忽然,探子飞马而来:“报——,秦国大军已到韩国,正与韩军汇合!”
贾偃大吃一惊,秦国向来会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这回反应这么快的呀:“秦军有多少人枪?何人领兵?”
“武安君亲率大军前来,人数不详!”
“再探再报!”贾偃觉得大事不妙,急派人知会魏国大将芒卯。
还没等送信人离开,就见一个魏国军官急急飞马而来:“报贾将军,我们芒将军让我知会你,大事不妙,秦国20万大军已经与韩军汇合!”
贾偃有点发怵了,20万?白起亲率20万?别的将军就是带30万,我也可以鄙视,甚至可以忽视,这……这白疯子么,神出鬼没的,无人能敌,战神呀,哪怕他带5万,我也得跑呀。——反正也打下了20多城池,见好就收吧!
急令全军后队变前队,前队变后队,梯次后撤。同时知会魏国芒卯火速撤退,哪知他的军官跑追上魏国大军时,魏军早撤了,比他们赵国跑得还快!
且说王?遇到韩国主帅,不由分说,让韩国12万大军全换上秦军军装,打起秦国军旗和“白”字大旗——这下不要装了,差不多有20万秦国大军了——然后饭也不吃,令韩秦混编成的“秦国大军”,带足三天干粮,马不停蹄地追赶赵魏联军。
探子飞马来报:“白司令,前队人马离魏赵联军只有5里了。”
那替身白起瞅瞅身边的王?,见王?做了个暂停的手势,就大声命令:“全军原地休息,等候命令!”
韩国主帅见白司令前后命令有点矛盾,就有点尴尬地问:“白司令,好不容易追上了,是不是咬他们一口呀,机会难得哟!”
假白起瞅了一眼王?,见没反应,就哈哈大笑:“兵者,诡道也。天时地利人和,皆为兵。时机时机,时到机没到呀!”
韩国主帅听得糊里糊涂的,但不敢说什么,败军之将焉可言勇,更何况面对的是鬼神都怕的人屠。
就这样,只要追近了,秦军就停下来,只要赵魏30万联军跑了,这边就追上去,追追停停。追得赵魏大军吓得魂飞魄散,草木皆兵,三天三夜没睡觉。
第54章 人屠喝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