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是剧组正式开机的日子,按照习俗要斩猪头烧香,保佑老天顺风顺水,让剧组能顺利进行下去。
按理说开机一般挑在早上,太阳刚刚准备升起的时候,寓意更好。
可张裕柳却挥了挥手,“连开机烧香这一套都是外面传进来的,咱们别搞什么封建迷信,好好拍戏比什么都重要。”
众人都没想到,六爷年龄这么大,竟然还是个唯物主义者,和许多年轻导演开机还要挑日子大相径庭,顿生感慨。
没想到张裕柳接着道:“外来的和尚不一定好念经,来,摆祖师爷。”
换上来的竟然是唐玄宗的画像,众人顿时无语。
艾玛,这不还是封建迷信吗?而且搬出个皇帝有啥用。
张裕柳见众人表情,详细讲解道:“梨园原本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因为唐明皇也就是唐玄宗在这里教诲艺人,就渐渐成为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词。史书上说,唐明皇选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子弟,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斯为梨园发轫之始。现在说的什么戏剧都号称是梨园子弟,就是打这儿来的。”
老爷子说完后,众人才恍然大悟。
尹茹?小声吐槽道:“当皇帝还这么注重娱乐生活……太没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了。”
众人顿时笑得喘不过气,张老爷子一瞪眼。
“快,仪式结束后准备开拍了。”
大家急忙收敛神色调整表情,认认真真拿着香拜了拜。
小香炉里密密麻麻插了一圈的香,场务找人把放贡品的桌子和台子都请了出去,忙碌的摄影组开始搭轨道,服装和道具也开始准备起来。
张裕柳问狐芸等人,“怎么样,统筹把表都发给你们了吧?今天要拍的几场戏台词背好了吗?”
他是戏园子出身,对台词功底看到很重。
现在很多演员台词不愿意背,就用一二三四五六代替,后期再配音,有时候口型和说的话都对不上。
虽然这种情况在电影中很少见到,毕竟电影是大荧幕,每一个缺点都会被老老实实放出来,但张裕柳还是提前提醒了句。
“您放心。”宫君白这方面不让人操心,尹茹?虽然平常神经大条了点,但论拍戏的时间也算半个老演员,毕竟十六岁就开始拍了,台词自然也是下了功夫的。
张裕柳着重问了狐芸,“这还是小芸子第二部作品,第一部电影吧,怎么样,紧不紧张?”
在剧组中狐芸担任的女二号戏份不少,甚至和茹淼的女一号也差不了多少,张裕柳自然对她很看重。
“试试就知道了。”狐芸显得很有自信。
虽然内心也在吐槽,这个小芸子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听起来就和个太监似的……
“行,话不多说,摄影组那边快点啊。”张裕柳一边催促,一边赶人,“你们也别站着了,该去换衣服的快去换,该化妆的也先扮上。”
化妆间内,尹茹?和狐芸两人都换上民国时期的服装,尹茹?一派大家闺秀的
第249章 尹茹瑄的脑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