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山林的路崎岖难走,偶尔会碰见毒虫猛兽,一个不小心,很有可能就会丧命。
秦大福之前经常在山林里狩猎,对山林的环境了然于心,在杜云若临走之前,特意嘱咐过她,不要去山林的对面,之前村子后山出现的老虎,就是从那边逃窜过来的。
去寻找做瓷器的土坯,除了深入山林的小路,还可以从一条大路通过,只是要稍许费些时间罢了。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大伙儿最后选择走的大路。
到达甜井村后山背面的时候,太阳已经挂的很高了。这里都是些贫瘠之地,根本看不出来有什么可用之处。
衙役赶到现场的时候,累得气喘吁吁,若不是看在银子的面儿上,他们才不会跑这一趟呢。
他们大致打量了一下,随口说了一下山林的大小,粗略记了一下位置,简单绘制了一下地貌,给这片山起了一个名字,当面就给了契书。
这些衙役提前将契书带了出来,现场填写的地名和山林的面积大小。
杜云若见这些衙役办事利索,就额外给了十两银子给他们。
出来跑跑腿就能挣到这么多的油水,衙役当然高兴了,他们还巴不得经常有这等的好事儿呢。
再苦再累的差事儿,只要能有银子赚,那都不是什么事儿。
县衙里的衙役们,大都都官老爷们打交道,他们多少都能知晓一些朝堂之事,比如在牙行知晓的天灾人祸。
那些消息,圈儿外的人,大都是道听途说,或者根本就不知晓内幕。
衙役收了这么多的好处,对杜云若一路都是面带笑容,杜云若借着聊天的契机,向衙役打听了一些消息。
不过倒也不是什么特别的大事。
在宣州发生的邻国之乱,根本就是当地的太守联合外敌演的一出戏,目的就是想将权利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让朝廷不敢对他轻举妄动。
只是苦了那些无辜的百姓们,他们至今还以为是外敌侵入云夏国,摧毁了他们的家园,殊不知竟然是自己人害自己人。
要不是临都那边得知了情况,以最快的速度派军驰援,宣州怕是早就被攻陷下来,绥州怕更是岌岌可危,整个云夏国的江山,说不定都可能改头换面。
衙役提到这些事情,就忍不住叹息道:“虽然现在暂时稳定了局势,不过后面的事情,大伙儿谁又能说的准呢,就算是大街上的算命先生,他也不能算出自己几时没了小命儿呀。”
宣州若真的到了破城的那一天,恐怕会有更多的人四处逃命。
杜云若听了衙役的一席话,忍不住看了玉鸿文一眼。
玉鸿文表情平淡,在一边低沉着声音道:“云夏国表面上风平浪静,其实是暗流涌动。自开国起,朝廷就在各州设置太守,由他们保护一城的百姓,一些地方较大的州,特意设置太尉头衔。
刚开始的时候,这些举措还没什么弊端,只是到了后来,那些人在当地羽翼丰满,不再将朝廷放在眼里,形成了国中之国。”
云夏国由各州各县组成,各州的太守掌握着自己的军队,招兵买马、制造武器全凭各州太守定夺。
与其说他们是大臣,倒不如说他们是诸侯,甚至比宫里的皇族过得还滋润。
像这些地位显赫,又手握兵权的人,时日一久,自然不会满足于一方之隅,谁不想趁乱分得一些好处?
那些个改朝换代,哪一个不是各地诸侯觉得自己的实力强大,朝廷势微,才前仆后继的造反
第一百四十六章 国中之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