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年轻人将自己年幼的弟弟拉到跟前,保持着沉默,想说什么又感觉说不出口。
杜云若见他们两人站在那儿迟迟没走,便问道:“你们怎么还不走,难道你赞同我刚才的话,想送你弟弟去三元镇?”
年轻人沉默了半晌,终于在心里下定了决心,拉着年幼的弟弟一块儿跪在地上:“东家能让我弟弟去城里,是他的造化,能识得几个字,将来也能有出息,多谢东家的栽培。”
他在家里就只懂得种庄稼,到了城里的时候,才发觉日子不好过。他们家里条件不是特别好,根本就没有识字的机会,加上又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在外面混口饭吃显得有些举步维艰。
如果能让弟弟识字,那真是祖上积德,才有这般大的造化。
跟在东家跟前,可比只会埋头苦干的人强多了。靠出卖劳力混饭吃的人,在东家面前根本就没有什么存在感。让弟弟过去当陪读,不仅差事轻松,还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东家,得到东家的青眼。
那人经过一番沉思之后,向杜云若磕了一个头:“承蒙东家肯收留我们兄弟俩,让我们能有一口热饭吃,您就是我们兄弟俩的再生父母,弟弟能去城里陪着公子念书,是弟弟的福分,一切听从东家的安排。”
杜云若笑了笑问道:“我还不知道你们叫什么名儿呢。”
年轻人回道:“我们兄弟俩姓范,我叫大宝,我弟弟叫范小宝。”
......
古代的人,起个名字都这般随意吗?也是,起名多费神呀。
“不过,咱们兄弟两个已经在东家手里做事儿,不如请东家赐个名儿吧。”
听到给人起名字,杜云若有些不好意思,琢磨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我还是保留你们原本的姓氏,毕竟这是你们父母留给你们的,你从今天开始就叫范长枫,你弟弟就叫范长柏。”
年轻人在嘴里念叨了几遍名字,拉着弟弟又磕了几个头:“小的范长枫多谢东家赐名。”
像他们这样流离失所,被发卖到主家的人,根本就不配有自己的姓名。在那些豪门大户里面,他们都被冠以特别的名字,都是随主家姓。
若是再次被发卖了,又会被冠以新主家的姓,或者连姓都没有,直接再起一个新的代号。时间久了,连自己都忘了自己姓甚名谁了。
难得碰见这么好的主家,不仅给他
第一百八十五章 可能出事儿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