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的事情在甜井村没有引起多大的浪花,村里的人都忙着挣钱呢,哪里有什么功夫去听恶霸的事儿。
地里的药材都由杜云若示范一次,教他们怎么挖出完整的药材,这样才能保证药材的卖相,才能卖出好的价钱。
收完药材还要清洗翻晒,前前后后得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古代社会,这已经算是高效率了,毕竟后山可是一百多亩药材呢。
若不是人手多,就算花三四个月也未必能收完药材。
等所有的工序都做完之后,李大夫猜到杜云若的药材也收完了,这次是他亲自来甜井村收药。
杜云若让人准备了饭菜好好款待这位稀客,然后带着他去看库房堆砌好的药材。
在看到库房里面堆砌整齐的药材时,李大夫就跟看到了金疙瘩似的,眼睛里都晃着光。
“杜丫头可真是能耐呀,我当了几十年的大夫,还从未在哪儿一次性收到这么多的药材。医馆里经常因为药材短缺,而延误患者的病情。懂药材的人本来就不多,许久才会遇见几个懂药的人来买药。
有时候是在没有法子了,我就会让身边的徒弟去山里采药,这样的法子并不是特别有效,因为咱们缺少的药材,实在是太多了。”
看到这些药材,李大夫内心无比的激动:“医馆的药材之所以贵重,除了药材本身的价值,还因为药材奇缺,才会造成价钱不稳定。
你这丫头真是做了大好事儿了,今后就有更多的人能看得起病抓得起药,实属大功德一件。”
听了李大夫这么一浮夸,杜云若身边的一些人也都感觉无比自豪,他们也没想到这么一件小事,被李大夫说成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一个个都喜上眉梢。
这些话也就当玩笑话听听,杜云若并没有多想,不想赚钱的商人不是合格的商人。她不屑那些打着利国利民的旗号,实则做出一些数典忘祖的败类事。
杜云若承认她不是什么大善人,但是她保证会挣最干净的钱。挣钱不仅是为了自己能过好日子,也是希望跟着自己的这些人,也能过上宽裕的日子。
李大夫抒发胸臆后,就让身边的伙计过来上称、搬运药材。
“你不用担心价钱的事情,还是按照之前定下的价钱。这些药材咱们医馆都全包了,你就不用去卖给其他医馆了。”
杜云若不可置信的看着李大夫,好奇道:“我没听错吧,你们医馆能消耗这么多的药材?”
后山可是一百多亩的药材,这些药材加起来都有六七千斤的重要。
这么多的药材,就算那
第二百三十九章 周大公子是庶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