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天的修缮,县衙已经焕然一新,要不是方音他们亲眼看见原先是怎样的破败,怎么也不会相信眼前威严庄重的宅子之前荒草丛生的样子。
方音他们也搬了进去,虽然说县衙相对外面百姓的那些房子是要大很多,但是也架不住方音一行人很多,包括之前带来的五十几个护卫(其实大多数人都是方音这些年培养的人)和三十来个丫鬟、婆子、小厮,这么一来即使是修缮好的县衙也还是很拥挤,都是好几个人挤在一个房间的,很是不方便,便将之前的仓库、牢房等这些展示还没有什么用的房间全部改成了下人房,不然他们在房子扩建之前都是只有在外面搭帐篷住了。
这些天张霄也在调查和思考为什么这么大一个县为什么只有区区三千来人,原先在嘲笑张霄做白日梦的也在他日日去新来的那个县令那里报道而渐渐相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这些人当中很多都痛恨那些当官的,但是有机会自己能够当官那就不一样了,毕竟在古代都以当官为荣耀,这是一个人是否出息的表现。
今天是张霄正式的到县衙上班,之前都是在外面向傅大人请安、点卯,根本就没有自己的办公场所,所以很是激动。
傅凉招来张霄看看他这几天忙碌的成果。
“之前让你调查的为什么沅陵县人烟稀少,有结果了吗?”
张霄也知道这是大人布置给自己的第一个任务,那么首印象就很重要了,要是自己办得漂亮,那么后面才会被重视并且委以重任。这几天以来张霄不仅仅是走访了每一家,充分的了解了他们的一家,还查询了这一百年以来从县城搬走的人,忙得是整个人都消瘦了几分,但是整个人的精气神好像是比以前更加的鲜活。
“回大人的话,根据这几天下官的明察暗访下来,总结了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最重要的是穷,沅陵县的粮食产量不高,现在这些人还是基本上维持着吃饱的状态,好多家庭他们生下来的孩子都没有养活,这是沅陵县人口少的最主要的原因;
二、那些稍微富贵一些的人家都搬到了别处了,这一百多年来,沅陵县稍稍有钱的人家都搬走了,这里留不住人,也是导致沅陵县人口少的原因。
三、还有就是朝廷强制征兵、徭役等死亡的人比较多。
暂时属下就调查到这么多,还请大人指正。”
其实张霄的心里是自得的,想必这个之前只是贵公子的傅大人怎么会了解这些呢?
如果那天晚上没有和方音聊过这个问题,那么傅凉对于张霄的回答是满意的,但是现在他很是明显的皱了皱眉头,原来音儿之前的猜测变成了现实。
原先还在洋洋自得的张霄看见傅大人州眉就有了不好的预感,下一秒就应验了。
看在他是自己看中的人,就勉为其难的教一教。
其实呈到皇上面前的折子有大部分都是这样的,更别说从来没有接触过官场的人。
“你说沅陵县穷,为什么穷?
粮食产量为什么不高?
孩子没有养活,那么活着的是男孩还是男孩?
那些有钱的为什么会搬去别的地方?
这些问题又怎么解决,你想过吗?”
一连串的问题将张霄给问懵了,冷汗刷刷的往下流,原先一颗得意的心立马沉下去了。
傅凉看见张霄战战兢兢的样子,心里还是很满意的,看来自己的这个下马威还是比较成功的。
“好了,本官也知道,你是第一次接触政务,不熟悉是正常的,只要你后面可以慢慢的改过来,那么也是好的。但是我丑话也说在前面,你现在这个县丞的职位我还没有上报给朝廷,自然现在也没有什么正式的任命文书,如果后期还是今天这个样子的话,那么我也不费那个劲儿将你报道给吏部了。”
看见下面张霄恨不得将全身的劲儿都使上的样子,傅凉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样才会一心一意的为自己办事嘛!
“好了,现在你下去将我刚刚提出的那些问题仔细思考一下,整理好,在今天放衙之前要拿来给我看,记住条理要清晰,一条一条的理清楚。”
张霄从大人的房间走出来,抹了一把额头上不存在的汗,看来自己以前是太忘形了,差点就失去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老实的去自己的房间了。
很忙的傅凉招来了方时云、方时君、傅六、傅三,和他们商讨着修路的事,一个县城去府
第30章 忙碌的生活吹响了号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