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剑身先是咔嚓一响,然后滚落在地,离刚刚那声“再来”,不过一秒罢了。
“剑器损坏,照价赔偿!”
看蒋彬一脸郁闷,宋教练呵呵笑道:“要不加入我们,来当陪练就送你了。”
蒋彬横了他一眼,咬牙道:“这剑多少钱?”
“五百!还是成本。”
“那行,我当!”
“逗你的,这钱算我的,不过你真有兴趣,一会留个联系方式。”
宋教练知道他缺钱,不再废话直接去前台换剑,同时还把计时器暂停了。
趁机还揉了揉手腕,这小子居然未成年,就已经是披着人皮的凶兽了,以后还不知道成什么样。
而蒋彬卸下防具,喝了点水坐下休息。
同时回忆刚才的斗剑,不断总结得失优化策略。
自己的力量,速度,还有眼力,都得到了巨大提升,其实说速度有些不恰当,更像是神经反应。
就像是猫戏蛇一样,蛇的动作在他眼力,完全就是慢动作。
自己虽然达不到这种程度,但是也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反应速度在变快。
这跟技巧挂不上勾,更像是硬件上的代差。
可就是这样,自己也打不破宋教练的防御,如果他拿更坚固的铁剑。
于是他得出一个,英语只考了30分后,同样的结论。
那就是——进步的空间很大!
以他不入流,初学者的水平,就能打平职业剑手,甚至隐隐占上风。
等他技术稍稍提高,再配上非人的力量、速度和神经反应,就不仅仅是简单的加法,而是成指数级的上升。
“来吧,我们继续!”
带上新剑的宋教练,一刻也不耽误,直接来降低他的进步空间了。
“噼里啪啦哄!”
双剑交击,宛如琵琶,攻得细腻,守得绵密。
声调颇有大珠小珠落玉盘,嘈嘈切切错杂弹之感。
这也是蒋彬刻意控制,尽量保持对等的力量,仅仅靠速度和反应,来应对对方。
宋教练一下子变得游刃有余,陪练的精髓就体现出来了。
一方面他用了几招标准剑技,如牙突,切返,力道用得不大,但是姿势非常标准。
特别是切返,两人更是反复演练,在不断拆解中,蒋彬收获很大。
切返在剑术中地位很高,甚至在有的流派,初学者只学习切返。
不是因为难度低,而是向书法中的永字一样,认为剑道所有的技法,都可以从中找到。
“你看我呼吸。”
“哈、哈、哈、哈、哈、哈、哈”!
每喝一声进攻一次,攻势连绵不绝,打得蒋彬不断后退。
打完后喘了好几口气道:“这就是一气切返,攻击和呼吸配合,每喝一声打出一次,中间绝不能停!”
所谓一气,就是憋一口气,然后连续不断进攻,直到自己承受不住。
这是典型流派秘传呼吸法,一般人打不了几下就得缺氧。
虽然这只是皮毛,他得承人家情,真传往往就这么一句。
&nbs
8 稳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