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小跟在阿爹身边,耳濡目染之间也习得了许多兵法,以前在藏剑山庄的时候,教谕常说她武功悟性不怎么样,但是兵书上却有自己独特的小聪明,若是身为男子,一定不比他她阿爹逊色。
沈如疏将副将喊上来,嘱咐道:“让所有的骑兵将轻甲穿在里面,装扮成过路押送粮食的镖客,再将我之前要你们准备的火药细细封好,贴上粮食的标志。”
副将应声道好,连忙下去准备。
就这样一支假装运输粮食的镖客队伍就这样从谷阳官道上出去了,沈如疏甚至还在宫中盗了吏部的私印,伪造了通关的文书,导致这两千骑兵出上京城的时候,根本无人发现。
青梧暗暗佩服,此等天衣无缝的计谋,她竟然是远在千里之外就盘算好的,想来是一早接到急报的时候,她便已经开始准备了。
就连沈青山也是在第二日日头上菜发现自己放在临州的旧部被女儿带出了上京城,谷阳关外的通关口,两个判官吓得瑟瑟发抖,手中的文书官印不假,但是上头萧承邑的朱批却是沈如疏一手临摹伪造的。
这是天子笔迹,就算他们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啊。
沈青山气得猛拍桌子,大骂沈如疏荒唐,此番作为简直就是造反。
可消息送去了宫中,却入同石沉大海,一点回应也没有。
大年初一这一天,萧承邑盯着那份临摹笔迹有八分相像的朱批出神,好半天才嘲弄道:“我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开始模仿我的笔迹,还有这几分像,骗了这么多人。”
海公公听着胆战心惊的,这等大罪可是要诛九族的。
但是萧承邑只是将文书放在一边,缓声道:“传朕的旨意下去,不知者无罪,此事谁也不要再提了。”
一场闹剧,竟然就这样轻飘飘地过去了,所有人都不敢相信。
沈青山原本都打算入宫负荆请罪了,但是萧承邑却什么都没说,只道:“最近天气渐凉,爱卿一定要注意身体。”
宋郗知道,这是萧承邑对沈如疏的纵容,他几乎是无条件的包容她,以至于出了这样大的事情也不肯追究她的责任。
都说这世间帝王之爱是带着刀刃的,不动则已,一动必见血。
可是萧承邑自从登基以来,似乎对她更外柔情些。
或许这些柔情中,带着当年对平阳公主的愧疚吧。
此事虽说被压下来了,但是小道消息依旧传得满天飞,王珩在承恩殿里听到这件事的时候,面上一点波澜也没有,只是淡淡道:“这才是沈如疏,敢想敢干,永远无惧流言蜚语。”
她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就在此,她是在上京城中最知理懂礼的闺阁小姐,而她则是临州长大的江湖儿女,身后了无牵挂,无所顾忌。
嬷嬷笑笑道:“外头都在传,说着沈姑娘不自量力,自请下堂去了。”
王珩也笑了笑,温声道:“只怕是他们不自量力罢了,矮子听戏,都是随人说长短,可其中真相如何,必定是要自己最清楚。”
嬷嬷趁机道:“我听说陛下已经命三司审理镇国公嫡子的案子了,世子爷这一回就算是能侥幸逃过一劫,也必定是流放的下场了。”
王珩不露声色,道:“流放便流放吧,留得一条命已经是陛下天大的宽恕了,哥哥应当感恩戴德,若是心中再生怨怼,便只有死路一条了。”
她说这话的时候,脸色十分不好看,似乎是在说起一个心中厌恶多年的陌生人。
嬷嬷自然也不敢多言,只道:“皇后娘娘顾好腹中的孩子,五月里便临盆了,这是陛下第一个孩子,无论男女都是嫡子,您的恩宠总是在的。”
她心中稍稍宽慰,松了口气道:“本宫只求与孩子能够在深宫之中安度余生,旁的边什么都不想了。”
“娘娘能这般想,便是已经想通了,想来皇太后之前力保您上位,大约也是看中您这淡薄的大家闺秀之气。”
王珩仿佛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一般,讥讽道:“本宫当初还想不明白,为何皇太后不选自己的外孙女做皇后,反倒是挑中了我,如今细细想来才明白,在这深宫之中又有谁能够信得过呢,坐在这高位之上,必定是受人记恨的多,孝宜皇太后是个聪明人,知道沈如疏不够八面玲珑,就将我推上这个位置,替她挡下这一切。”
从前的事,如今想来桩桩件件倒是通彻了。
八十六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