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李晚舒和张大婶来到粮铺,柜台前的伙计见来了客人,忙热情的招呼出来,丝毫没有因为她们身上的补丁而有所怠慢。
进了店铺,李晚舒向四周打量一圈,古代的粮铺和现代有所不同,米面都是装在大的粗布口袋里。
见李晚舒的目光在米袋子上有所停留,伙计忙殷勤的介绍道,“这是咱们店里最好的米,从南边运过来的,价格也实惠,只要二十文就能买到一斤。”
二十文一斤,李晚舒在心里算了一下,相比于现代的米价,古代的米可以算是天价了,普通老百姓根本吃不起。
一旁的面口袋紧紧的包扎起来,伙计在一旁介绍道,“这是咱们店里自己磨出来的细面,只要十五文钱一斤,这边还有黄豆,红豆,绿豆,价格都是五文钱一斤。”
李晚舒正在思考买多少合适,张大婶小心翼翼从怀里掏出卖绣品所得的钱,对伙计道,“小哥,给我来一斤大米,一斤细面。”
说着从怀里又掏出两个布袋子递给伙计。
“好嘞,”伙计接过布袋子,利落的答应一声,拿起一杆秤开始称米。
李晚舒这才想起来,古代没有塑料袋,买锅碗瓢盆可以麻生系起来,买米面可怎么办?
张大婶的目光一瞬不错的盯着伙计手上的秤杆,伙计手脚利落,很快就将两斤米面称出来装在张大婶的布袋子里。
“姑娘,这米面您要不要来一斤?”伙计收了张大婶递过去的钱,转向李晚舒问道。
“额……我忘了带布袋子了。”李晚舒挠了挠头。
听到这话伙计轻笑了一下,弯腰从柜台底下掏出一叠崭新的布袋子来,对李晚舒道,“姑娘不用担心,咱们店里有。”
李晚舒心想我怎么忘了这茬,这么大一个粮铺,怎么会因为布袋子而错过一桩生意呢。
“嗯……”李晚舒的目光在米面和各种粗粮上看了一圈,对伙计道,“来十斤米,十斤面,黄豆绿豆各来五斤。”
在听到李晚舒说十斤米的时候,伙计眼里迸射出一抹光,心想这姑娘看着其貌不扬,出手竟这么阔绰。
寻常百姓最多不过买两斤米尝尝鲜,像这样买米买面十斤十斤买的,可真是不多见,这姑娘莫不是捡了钱吧。
李晚舒说完,发现伙计呆愣在原地,一时没有反应,忍不住问了一句,“怎么?有问题吗?”
“没问题……”伙计一瞬间反应过来,脸上的笑意变得更加真诚,“姑娘稍等,马上就好。”
张大婶听到李晚舒要买这么多米面时,惊的嘴巴微张,上前拉着她的袖子小声道,“舒丫头,你买这么多干啥,能吃得完吗,放久了容易招虫子,听婶儿的,少买点。”
李晚舒心想这还算多啊,她以前都是买五十斤的,作为一个资深干饭人,十斤面她还觉得不够吃呢,包几顿饺子就没了。
不过面上却没表现出来,她知道世代不同,张大婶也是为了她好。
便道,“放心吧张大婶,我能吃完。”
听见这话,张大婶轻轻叹了口气,看向李晚舒的目光越发怜悯,这孩子,到底吃了多少苦啊
第9章 米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