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章 二十三 官兵进驻陈村[1/2页]

铁肩柔情 古代机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烂耳扬”是何晓军前世的乡下对一种南方乡间小草的俗称,至于这俗称的来历与含义、甚至这植物的学名,何晓军都不知道了,但他却知道这种小草的药效。
      “烂耳扬”是一种深绿色叶子开着紫红色花的小草类植物。
      前世在乡下呆过的何晓军,从乡下的人那里知道,这种叫“烂耳扬”的植物,是一种能治内病、外伤的草药。
      把“烂耳扬”剁烂敷在外伤的伤口,有拔毒生肌的功效;而把它煲水内服,则可以治扁桃腺发炎、发烧等症状,而且,它不管内服还是外敷,都有消炎的作用。
      在没有消炎、抗菌药的情况下,何晓军只好用这个“廖化”当先锋了。
      虽然,何晓军知道、也体验过“烂耳扬”这种植物的药效,但用在枪伤这种重伤的情形之下,它能否起到作用呢?他就不敢担保了。
      不过在当今的这种情形之下,何晓军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如果“烂耳扬”发挥不了作用,也只能怪天不长眼了,因为何晓军已经尽了力、尽了人事,而且,这怎么说总比不作为的听天由命好吧。
      处理完了汉哥的伤后,已经是午饭时分,何晓军的全民训练计划只好暂时搁下,让集中的村民回去吃过午饭后,再来集中培训。
      因为村里安排了阿莲三女给何晓军做饭,而三女又在集中的那全村青壮人的行列,所以,她们只能到现在才解散回去做饭,当然就没有这么快有饭吃。
      既然未有饭吃,何晓军索性就留了下来,他让大牛与阿光两人也留下,先给他们开小灶,教他们一些射击的要诀。
      其实,学会打枪并不难,装子弹、定表尺、据枪、瞄准、击发这些动作,一般人不用几分钟就能学会,就能把枪打响,但要把枪打准,除了苦练之外。还要讲究要领。
      在枪械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打不准,就肯定是人的问题,比如装定的表尺与实际距离不符、有风力的影响而未修正、瞄准要领不正确、射击时迎肩抗后坐力或怕后坐伤体而向后退让肩、停止呼吸过早憋气影响动作等等的问题,都会影响射击的准确度。
      何晓军把这些要领一一与大牛他们说出后,让他们每人都做个射击的动作,再一一点评出他们的不正确之处。
      待到了大牛与阿光掌握了这些瞄准、射击的要领后,何晓军就要求他们两人练习射击的姿势。
      科教书中都说射击的姿势在射击这个环节中,占着很重要的成分,有句军中的俗话不是说:枪打得准不准,看你的姿势就知道?
      不过,何晓军对这话却不太认同。因为,他是一个基本没有练过姿势,却是枪打得不错的另类。
      站姿、卧姿、蹲姿、跪姿这四种的射击姿势,何晓军真正练过的只有一种,就是卧姿。那还是在他上职校的时候,跟着到学校来军训的军人练过几次。
      虽然,何晓军算掌握卧姿这种射击姿势的要领,但这种射击姿势,但他却从来没有用过。只因,他之前练的射击,无论打鸟、打老鼠或花钱射实弹,都不需要这种姿态,都是用站姿来完成。
      所以说,事无定规,有时,教材上的东西也不一定正确,或者因人而异。
      不过,考虑到不是人人都像自己一般另类,也考虑到既然是教材是无数人总结出来的,肯定就有它的可取之处,何晓军还是循规蹈矩地让大牛他们接受正规的教育,从自己接受过正规指导的那种卧姿射击姿势练起。
      而其它的几种射姿,何晓军准备等前来陈村驻扎的军人到来后,再让军人带着他们培训,毕竟,那些姿势自己也没有正规训练过,当然就不好施教,不能误人子弟嘛。
      之于昨日在那雕楼上射击,用的可是蹲姿,何晓军为什么连这种姿势都没学过,更没有练过,就能打得那么准呢?
第23章 二十三 官兵进驻陈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