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3章 五十三 用美食征服老人[1/2页]

铁肩柔情 古代机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用了一个小时赶到县城,何晓军先去火车站,提了老人的两大箱行李和自行车。
      把行李扎好在自行车的后座之后,何晓军并没有急着回去陈村,而是往军营骑。
      何晓军去军营的目的,主要是想让杨排长检验一下自己的短枪学习进度,同时,让这个师傅检查自己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找上了杨排长说明来意后,杨排长当然也乐意检验一下这个也算是自己半个徒弟的何晓军,本事到哪?
      还是用杨排长的驳壳枪,射了十发的单发和一梭的连发后,杨排长对何晓军这半个徒弟的成绩不禁目瞪口呆,单发的几乎全部满环不说,连发竟打成了梅花状的弹着点。这成绩,就是普通人练几年也不一定能练得来,而何晓军竟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拿下了。
      成绩都到了这样的程度,感慨何晓军这个练枪的奇才之余,杨排长对他的手枪射击技能已经没有什么可教了,只让他注意感觉,努力寻找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同时练习出枪的速度,因为这点比射得准更重要,可能那快零点几秒的时间,就会救你一命。
      谢过了杨排长这位手枪技能的师傅之后,何晓军再到城里的市场去逛了一圈,买了一些陈村里没有的做菜原料,才踏上回陈村的路。
      何晓军买做菜原料的目的,是准备今晚给他的房主陈池老人做顿好的吃,当替他接风也好,当谢他收留自己在雕楼落脚也好,并希望能从他那里再挖多些当代的信息。
      十多公里的路程,骑自行车不过是半个小时的事,何晓军回到了陈村时,离给孩子上课的时间还早。
      何晓军把车子与行李交给了一脸欢喜的陈池老人之后,再把自己买的原料做了前工序的处理,然后去找大牛吩咐了几句什么,才去给孩子上课。
      给孩子上完了课,照例跑一趟五公里,再练了两遍近期从大牛那里学的兵器,练了半个小时的拔枪与瞄准,何晓军才回到了雕楼里,着手做准备请老人吃的那顿晚饭。
      用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做了顿六菜一汤的、也算丰盛的晚餐之后,何晓军才与昨天一起晚餐的众人,开始了今天的晚餐。
      大牛与阿梅三姐妹,对何晓军的厨艺已经见识多次,而且,他们对食的也没有太多的研究,所以,他们只是感觉今天的菜多了,而且菜也一样的好吃,其它的就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那位叫陈池的老人就不同了,何晓军今天特别招待他的这一餐,让他差点把舌头也吞了下去。
      之所以何晓军今天做的这一餐,能这般的吸引住老人,只因这一餐中,有两道菜的主原料和它的烹饪法,竟连号称“食神”、而且吃过不少地方的陈池老人,都没有尝过或见过。
      陈池老人没有尝过的主原料,是螃蟹,海山特产的螃蟹;陈池老人没有尝过、也没有见过的主原料,是田螺,也是海山特产的田螺。
      原来,刚才何晓军从县城里回来后找大牛吩咐的,就是让他去摸这个田螺。
      田螺,这种乡间特有的物品,在当代不像何晓军前世的时候一样,是上不了席的食品,所以,那个时候的田螺,不但在酒楼里没有吃,就是民间的人,对这种既充不了饥、又不好收拾的东西不太感冒。
      陈池老人自小就离开乡下,而他在外面的这么多年,也没有见过这种东西,连这东西的名字也叫不上来,当然就没有尝过这东西。
      何晓军按他前世时那街边小贩的做法,把大牛摸回来的田螺先养在一个有铁器的盆里,让它把肚里的泥吐干净之后,再把它的尾端敲掉待用,然后把腐乳、豆豉、辣椒、蒜茸和一种他们这时特有的植物紫苏,一起下锅爆香,放入了田螺后溅酒、爆炒至熟。
      陈池老人见到那碟带壳的东西后,不禁瞠目结舌,一时不知该从何入手。
      见到了老人这副的情形,何晓军哪还不知道他不会吃这菜?就用筷子挟起了一个田螺,边给他做示范,边告诉他这准备入口的东西是什么,来自何处。
      吮吸了一下那被敲掉的田螺尾端,让螺肉把敲掉的尾端堵

第53章 五十三 用美食征服老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