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1章 八十一 出手修车[1/2页]

铁肩柔情 古代机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从何晓军那还没有开业的餐馆出来时,已经是下午的两点多钟,在参观“豪华房”的过程中,众人都浸沉入了那如梦如幻的景象中,所以,耗费的时间不少。
      见到了中秋的太阳已经开始西斜,县长的两位千金不禁急了,大呼糟糕,说没有与家中打招呼,家里的人会着急。
      刘班长忙对她们提议,请个车让她们回去。
      两位县长的千金,不知是否让何晓军给震撼了,都说,想看他修车。
      何晓军也加入了帮刘班长劝说的行列,说修车没有什么好看,还是回家要紧。
      此时,二小姐的刁蛮劲上来了,说她要监视何晓军,看他会不会搞坏了她父亲的车。
      嘿嘿,就是真的搞坏了,量这位二小姐也看不出来。不过,她是车的主人,她喜欢怎么,当然就由得她说了算。
      当然,何晓军也可以不接这个烫手的山芋,只是,一是他那强烈的好奇心,让他想研究一下当代的这个军械之一的吉普车,毕竟这样的机会不多;二是他也想通过这个特殊的机会,盼能让县长对他有个认识,就算高攀不上到交情的地步,至少也能留下一个好印象,让他能对自己以后在县城里混,关照上一二。
      刘班长说不服小姐,只好就派出一个士兵,让他到县长那里报告这边的事情。
      何晓军在刘班长的带领下,来到了离码头只有几百米远的抛锚车旁,详细地打量起这辆当代的稀罕物来。
      其实,与其说面前的这辆是吉普车,还不如说是一辆介乎于卡车与吉普车之间的怪物。因为,它既有卡车的高底盘、大轮胎,又有吉普车的小车厢无后挂卡。
      说白一点,何晓军面前的这辆车,应该是把一辆的卡车切去后厢,然后在驾驶室的位置加多一排后座。
      看过了外形之后,何晓军又详细地打量起了车子内外的细节来。
      这辆车有四座位两个门,车子外围用钢板半包围,前挡风玻璃分两块。车的外形,确实有几分像后来在二战中美军大量使用的开蓬吉普车,如果不是何晓军清楚美军的吉普车是在四十年代初才生产出来的,他甚至已经把面前这一辆车,当成了美军的军用吉普。
      再看了看内部的东西,何晓军看到了这辆车的部件不多,除了方向盘、档、离合、刹车等几个主要的部件外,还只有一个仪表,其它后现代车上的东西,就一无所有了。
      何晓军知道当时的国内,远没有制造机动车的能力(笑话,连自行车都没有能力生产,还说什么机动车?),所以,他断定面前这辆旧得可以的车,肯定是泊来品。
      不知是因为车子太旧了,磨损厉害的缘故,还是车子本就没有标识,何晓军绕车详细查看了一遍,都没有找到一个可以证明车子出处的标志。
      不过,何晓军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从车子外围的钢板铆合技术中和对当代历史的熟悉中,他已经估摸出这车子起码九成以上是德国制造。
      熟知历史的何晓军,知道中国进口的机动设置与武器,在二三十年代时,都来自德国;在抗战期间,则来自苏联;抗战后期,才来自美国。所以,这个年代见到的机动车子,他当然大略清楚它的出处。
      车子的钢板铆合技术,在整个的世纪中,一直就是德国领先。哪怕到了何晓军前世的二千年之后,德国在这项的技术上,还是领先。从这辆车那接合得丝丝入扣的钢板中,何晓军也不难猜测到,这车的出处。
      根据上述的两点,何晓军猜测面前的这辆车,应该是德国产的东西。
      刘班长见何晓军一直就傻傻地打量着车子,以为他没有见过这样的车子,不会修,就低声对他说道:“阿军,我看算了吧,还是让我叫人来把它推回去。”
   &

第81章 八十一 出手修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