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1章 三八一 回海山等报仇的机会[1/2页]

铁肩柔情 古代机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天的下午,何晓军他们缴获的那艘汽艇派上了用场,用来运送俘虏与曾社长他们。
      曾社长与杨队长带着十多个别动队员,押着二十一名俘虏由潭江溯流而上,准备通过西江转北江直达省政府的临时办公处,移交俘虏与述职。
      之所以选下午这个时间启航,是想避开日军。因为从谭江到江口市这一段的水路,都不是敌占区,而到了江口市,已经是入夜,在夜里闯剩下那段敌占区的水路,应该比白天保险。
      曾社长他们一行人,都挑了日军的衣服换上,乔装前往。
      这次的行程,何晓军也跟随前往,他冒充副驾驶,跟那个负责开船的船厂工人呆在了船上的驾驶室。
      何晓军跟随前往有两个意图,一是学开船,一是尽力争取动员曾社长带汽艇到海山去。
      由潭江入西江到江口市这一段水路,何晓军他们一路顺利,果然没有遇上任何的日军,不过,要过江口就比较麻烦了,因为在必经之路的江口市区,在一道日军的关卡。
      做好了战斗准备,硬着头皮上前之后,关卡的日军可能万万想不到会有人敢乔装开着他们的船闯关吧,只是简单问了两句,在复兴社那个会日语的人应付了一句什么后,就被轻易放行,让何晓军他们松了一口大气。
      夜间通过敌占区那一段路,也不是没有日军发现,只是因为汽艇被夺的事还没有传出,而日军见到了自己的汽艇大模大样地闯关,也没有怀疑,更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
      就这样,何晓军他们这一行还算顺利,有惊无险地到达目的地。
      到了百里外的省府临时办公地时,已经是午夜时分。当晚,曾社长忙了一夜,既要移交俘虏,又要述职。
      第二天的中午,曾社长兴冲冲地告诉何晓军,说汽艇被他争取留下了,而且,把总部迁往海山的也批了。
      为了争取在日军把汽艇被夺的事通告下去之前赶回海山,何晓军他们载上了复兴社的全部家当,在当晚连夜起程。
      汽艇顺利回到了礼乐村后,再接上了谢市长、白玉兰与剩下的别动队员,顺流而下直奔大海,然后从大海绕路直达陈村那边的峡谷。
      为了预防日军对礼乐村这个让他们遭受重大损失的地方疯狂报复,谢市长把几个工作人员与几十个自卫队员留下在礼乐村,让他们帮已经被说服的村民暂时撤离这个地方,搬到峡谷那个聚居点去住或投奔亲友。
      到了峡谷之后,曾社长把复兴社的总部设在了峡谷那条大河的出口处,因为一是那地方有一块颇大的平地适合做训练场,二是有汽艇这个交通工具,那个地方出入最方便。
      礼乐村的那场战事,在几天后就被各有关部门通报了全省。毕竟,以人数比例并不多的混合部队,全歼了两个鬼子的小队,在当时的当地,算是一个特大的战绩。
      这一战,让曾社长、谢市长、程营长、高连长、杨队长与刘排长等人都受到了嘉奖、表彰,胡局长等牺牲的人,也被追认、表彰。
      而这一役中的最大功臣何晓军,却没有被任何单位提到。
      原来,已经下定了决心要为阿梅她们报仇的何晓军,不想出风头而引起任何方面的注意,所以,他让谢市长与曾社长他们封锁了自己的消息。
      礼乐村之战不久,日军果然对礼乐村进行了报复。幸好村里的村民早已经全部转移。没有目标的日军,烧光了全村的屋子,连那三座的雕楼也用炸药炸毁泄愤。
      回到了峡谷之后的何晓军,先是跟着出海训练的汽艇,到海山沿海的地方勘察了一遍沿海地形,然后回来制定复仇的方案。
    &nb

第381章 三八一 回海山等报仇的机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