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几天,突然爆出一件惊天大事。
皇后站出来,再一次贵族夫人聚会上说,自己的女仆春秀生了萨迪,自己嫉妒心作祟,容不下萨迪,这才迫使皇帝做出托付萨托的事情,云云。
大家都惊诧不已,皇后亲自出面,这很少见!一时间,皇后不仅没有因此而受到指责,反倒收获了怜悯和认同。
然后是血脉检测,女仆春秀确系萨迪的母亲,母子相认的感人出面使得很多人潸然泪下。
银沙对春秀的身份是不信的,谁爱信就去信。
他只信叔嫂暧昧版,不信这个什么庶出嫉恨托孤版的故事。
估计是安国栋那个老家伙的策划,他为什么转变迅速?
从二皇子的拥趸即刻变身为萨迪的铁粉?
是陛下的受益安排?
萨迪与他有什么交易?或者是家族势力合议的决定?
疑问被盎克鲁一句话给解决掉了,老元帅不屑地剖析。
“老东西家族的黄金老人去世在即,有望晋级的那位候选者却缺一颗破镜丹药,萨顿恰好有!”
原来如此,为了家族的世家地位延续,什么道义、承诺、国家、制度什么的,通通都要靠边站。
家国,家在前,国在后,家完了,要国有个鸟用?在安国栋这种人眼里,这是门阀家族奉行的铁律,甚至多数帝王也默默执行先家后国的排序!只有极少数明君、名臣才真正践行所谓先国后家的理想。
萨迪早早返回了帝都的公爵府闭门不出。
他只见银沙等少数几个人,前来拜见的大臣、世家家主都没有见到他。
“乔山,你说事情靠谱吗?合理吗?合适吗?”
“慢慢就合理又合适了!需要一个舆论酝酿期和积累期。安国栋走了第一步棋,不会没有第二步和第三步,让我猜猜啊,他们的下一步一定是要造势。”
“哦,怎么造势?”
银沙高深莫测地一笑。
“他会多管齐下,平行进行几个动作。例如,编撰大戏或者文人墨客作诗、编故事等等引导舆论;或者派大儒、老部下出来,四处宣讲;还有,官位、好处许诺拉拢中上层;而在底层拉拢上,老家伙可能有些捉襟见肘。不然这一,我们也配合一下,我写篇短文,您可以送给安国栋看看,大概有用。”
银沙当即写就《高官察举,骨干科举,人才尽收论》、《鼓励兴办工商业开源说》,并且作者都是萨迪。
文章大意是说,基层官员应该开科举考试,广纳贤才充实地方基层......鼓励民间兴办私营工商业,予以借贷,减免部分税收,支持保护,等到其壮大营利,就可以正常收税,充盈国库......此策可以拉拢中下层文人和商贾,拉拢一大批创业的泥腿子工匠。
十几天后,萨迪惊掉了下巴。
安国栋的一系列动作与银沙所说几乎一模一样,而且自己写的两篇文章被其极力推崇,大加赞赏。
并且,文章已经流传大乾各地文人和商人圈在,甚至被一些人奉为圭臬!
萨迪见到银沙一通夸奖。
银沙却满脸严肃。
“我见公爵大人不见外客,低调行事,有利有弊!”
“哦?究竟如何,你说说?”
“大臣和世家勾连一体,不见乃是疏远,虽有安国栋从中斡旋,恐怕也会有间隙。公爵大人可以约见世家大族代表汇聚一堂,开一个秘密些的小会,表明自己的立场,陈述自己治国理政的基本观点,这样才能让人放心,这就是要培基,培育夯实自己的政治基础!不过,这要先去请示皇帝陛下才可进行,免得犯了忌讳。皇帝不让去,说明他老人家会代劳,但至少表明,您是懂得这个道理的。”
萨迪第二天去见萨顿,萨顿很高兴。
第186章 造大势,培根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