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章 天下形势[1/2页]

明末风云之崛起 福利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慈炯回想这段时间的历史大事记,崇祯十一年(1638年)前后,张献忠于谷城受抚、罗汝才于房县受抚、李自成在潼关南原被洪承畴与孙传庭打的只剩下十八骑,遁入深山而不敢出。而后义军实力最为强大的革左五营也被迫偃旗息鼓,其他各支义军也纷纷受抚或投降。一时中原大定,崇祯似乎看到了中兴的希望。
      但是好景不长,当年十二月,兵部尚书、总督天下勤王军的卢象升战死于抗敌前线,京师防务瞬间恶化。为保京师,崇祯只得将洪承畴和孙传庭及所部调往京师勤王。并且不顾孙传庭多次上书反对,反而听信杨嗣昌谗言将孙传庭下狱。
      随着这两支主力部队的东调,在崇祯十二年(1639年)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革左五营等又开始了积极活动。
      崇祯十二年(1639)到崇祯十四年(1641年)的这两年中,可以说是大明王朝的回光返照期。这一时期内,明朝东边以洪承畴总督蓟辽,一再恶化的辽东成了势均力敌之势;内部,在杨嗣昌的居中帷幄下,李自成、张献忠屡屡被击败。
      但到了崇祯十四年,形势瞬间恶化。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二十日,李自成攻克洛阳,杀福王;二月初四日,张献忠攻克襄阳,杀襄王,随后督师大学士杨嗣昌惊惧而死;二月,李自成部围攻开封;七月二十日,在关乎明朝国运的松锦大战中,明军战败,十三万大军崩溃,除了少部分破围而出,只余洪承畴领两万残兵困守松山。
      回忆到这,距离松锦大战也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据刘刚汇报,朝廷已经征集了十三万大军开赴关宁前线,准备与皇太极决一死战,别人不知道,他清楚,这场仗必败无疑,明军大败,建奴以极少的伤亡歼灭明军大部,彻底扭转好了关宁

第6章 天下形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