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逛完了俘虏营,朱慈炯也去了军营当中,也说了些勉励的话,其实朱慈炯也很想留下来,但朱慈炯这个身份太尴尬,只要他在,其他人反而放不下身段,不能好好喝酒了。
朱慈炯回去给众将摆了庆功酒,朱慈炯也兴致颇高,喝了好几杯,就回去了,让诸位将军好好喝点。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朱慈炯带领众位将军到了军营,首先亲切开口道:“兄弟们辛苦了”。
“为大明尽忠,大明万岁,太子殿下万岁”。这也是众位军人的心声。
“本宫知道,你们是忠于大明的强军,你们想要大明万岁,本宫也想,但怎么样军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了”。
“本宫知道,你们很多都来自于农民,很多长官也是出身农民,家里就是种地的,你们在能吃饱的时候,你们想想让你们家人吃饱了”。
“想,想,想”。
是啊,在这个时代,能够进入行伍打仗的,大部分是农民的后代,他们很多人起初愿意参加军队,也是因为家里人没有经济能力养活他了,只能希望在军队中活下来。
朱慈炯他提到的这些,刚好说到了这些来自底层的军队的心坎上。
“你们看见那边的俘虏了吗”?
“殿下,那是我们的俘虏,绝对不能放过他们,他们杀死了我们好多兄弟”。
“我亲哥哥就是死在他们的手中,我恨不得吃他们的肉,喝他们的血”。
“这位士兵,你的哥哥牺牲在了战场上,本宫为拥有他这样的战士而自豪”。
“可是,你们想过没有,你们拥有最精锐的战甲,最精良的武器,他们的亲人又死去了多少,他们难道不恨你们吗”?
“可是,他们是叛军啊”。
“本宫问你们,他们一直都是叛军吗”?
“不是,但他们追随了叛军呀”。
“对面的俘虏,你们看了没有,他们中有七十多岁的老人,有不到十岁的孩童,甚至还有妇女,你们不想想,如果他们是我们的亲人,他们也在里面,也参加了叛军,真的要斩尽杀绝吗”?
“那是人能做的事吗,当然不行”。
“经过此次大战,他们有的人失去了儿子,有的人失去了父母,有的人失去了妻子,有的人失去了丈夫,死的人已经足够多了,不能再死人了”。
“将士们,你们难道忘记了,他们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大明的子民,我们不也是大明的子民吗”?
“是,我们也是大明的子民”。将士们说道。
“好,那我们就帮帮他们在临江府城附近安家吧,好不好”。
“好,好,好”。
“太子殿下,我以前是干过泥瓦匠的”。
“太子殿下,我以前木工”。
“太子殿下,我以前是农民,但有一身的力气”。
……
朱慈炯又走到了俘虏跟前,这次却没有亲卫开路,只有朱慈炯和几位将军。
“乡亲们,你们现在到处流浪,也没有地方安家,我想这样安排,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能够回家的,给路费让你们回家,不愿意回去的,本宫已经安排了一块地方,地势广
第32章 收服民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