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经过多日的奔波,终于到达了凤阳,一路上,崇祯皇帝亲眼见证了当今大明北方老百姓的艰难,不,应该说是大顺了,因为北方的大明已经没了。
崇祯皇帝看着跪了一地的文武大臣,他看了看太子朱慈炯,这个孩子,当初离家的时候也仅仅只有十岁呀,现在已经十四岁了,而且长的强壮有力,已经有了一米六的高个了,而且身体非常壮实。
“皇儿赶紧起身吧,这么多年真的辛苦你了。”
“儿臣不辛苦,儿臣作为大明的太子殿下,理当为父皇分忧。”
“诸位臣工,你们也起来了,多亏了你们帮扶炯儿,朕谢谢你们,还能为大明保留了半壁江山。”
“臣等谢陛下隆恩。”
诸位大臣全都谢恩了,但却没有一个真正站起来的,尤其孙传庭,好不尴尬,他刚站了起来,但一站起来周围没一个站着的,只好又跪了下来。
孙传庭,本来就是崇祯皇帝任命的大臣,当然,在朱慈炯这儿也是受到重用,而且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忠于陛下,尽管朱慈炯能力超凡,但毕竟不是皇帝,而且还是太子呀。
当然,张峰、黄得功也要起身,但也都重新跪了下来,张峰是崇祯皇帝的御林军出身,而黄得功是崇祯皇帝忠勇军的出身,全都与崇祯皇帝离不开关系。
崇祯皇帝看到自己的话竟然不管用,也有点尴尬,甚至有点生气,因为毕竟现在大明的皇帝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朱由检,就算这些人忠于朱慈炯,也太不给崇祯皇帝面子了呀。
周皇后正和朱慈炯亲密的说着话,扭头一看,崇祯皇帝黑着脸,就赶紧推了推朱慈炯,朱慈炯也一脸疑惑,他才转过头去。
“卧槽,这也太不给父皇面子了吧,这帮人真是个猪脑子,就不能哄父皇开心开心吗?这个时候,也用不着你们给我表忠心呀。”
朱慈炯一脸愤怒,就直接吼道:“干什么,父皇的圣旨你们没有听到吗?怎么了,腿沾在地上,起不来了吗?用不用本宫让锦衣卫给你们松松筋骨。”
这时候诸位文武大臣也就起身了,尤其孙传庭,尴不尴尬,就说道:“启禀皇上、太子殿下,臣年事已高,腿跪麻了。”
卧槽,这个孙传庭,情商这么高,两头都不得罪。
“臣等也腿麻了。”
崇祯皇帝一看朱慈炯真不是故意的,也就说道:“诸位臣工辛苦了,是朕考虑不公。”反正崇祯皇帝的语气也带点酸溜溜的样子。
“儿臣朱慈炯恭请父皇、母后、贵妃娘娘登龙辇,弟弟妹妹入凤辇,儿臣给你们开路,我们一家人终于是团聚了。”
崇祯皇帝听到朱慈炯这么说,也觉得非常欣慰,朱慈炯离开京师已经三年多了,并且在拥有了如此大的权势后,还能保持初心,实属不易。
周皇后和田贵妃也在劝着崇祯皇帝,崇祯皇帝才没有生气,否则皇帝和太子有矛盾,而且太子完全可以控制局面的形势下,为了皇帝之位,亲族相爱相杀的太多了。
朱慈炯大手一挥,说道:“出发,回凤阳。”
“万岁,万岁,万岁。”
周围喊声震天,尤其将士们出自心中的呐喊,当车架驶过凤阳城门时,跪在两边的老百姓也发出了震天的声音。
“万岁,万岁,万岁。”
崇祯皇帝听到万岁的声音,想起了他十七岁入宫当皇帝的时候,尤其自己登基的时候,也是响彻了整个皇宫,到处都是万岁的声音。
可是,如今的他了,要不是被牛二的锦衣卫所救,自己应该已经奔波在黄泉路上,甚至自己的尸体也在遭受闯军的蹂躏,甚至自己的子女,应该也没有活下来的吧。
朱慈炯迎着崇祯皇帝进了凤阳府知府衙门,进入了后堂,毕竟崇祯皇帝刚刚到来,也就休息了。
到了第二天,崇祯皇帝在府衙书房接见了朱慈炯。
朱慈炯穿着明黄的太子服,在王承恩的引领下,见到了早已在书房等候的崇祯皇帝,和上次见到崇祯皇帝的情景不同,上次崇祯皇帝是普天之下的第一人,大明的崇祯皇帝,没有人可以比他更富贵。
现在不一样,崇祯皇帝扔在在批阅奏章,可是现在的他却已经没有了决定权,多数送来的奏章也不过是让他过过目,仅此而已。
“儿臣朱慈炯拜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炯儿来了呀,王大伴,给皇儿看座。”
“奴才遵旨。”
“谢父皇恩典。”
“炯儿,父皇问你,你这次是不是在凤阳周围聚集了很多军队。”
“启禀父皇,是的,儿臣准备一举收复京师,消灭李自成的叛军,然后消灭国内的叛军,最终与大清多尔衮决战。”
“什么,炯儿,你糊涂呀。”
“朕与农民军斗智斗勇多年,仍然没有将他们消灭,反而大明被灭亡了,朕决不允许你步朕的后尘。”
“父皇,儿臣已经做好准备,儿臣保证,三个月之内消灭大顺,消灭李自成。”
“哼,真没想到,你志大才疏。”
“朕问你,南京国库有多少钱啊?”
 
第68章 朱慈炯称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