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杰伦听的瞠目结舌,有梦幻般的感觉,他想,这难道就是老禅师的深意,这么来没有代沟?
没来由的有些轻松感,没有真定禅师当面的那种紧张感,确实便于理解。
事实上自昨晚老禅师话禅机小沙弥狮子一吼,他出了一身冷汗的醍醐之后,南柯一梦已经不能对他造成多么大的困扰了。至少没有那么急迫,就像病患处在急诊楼,不知道什么病也不知道能不能治好,但总归是心安。之所以仍然执着在于对梦境真实性的依赖,除了生死还有追求。
小沙弥继续说道,“唯心就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心所显现出来的,唯识就是世间诸法衍变的过程。比如,你想要渡化世人,这个念头就是“心”,如果渡化成功了,那便是“识”了。”
这个说法似曾相识,董杰伦表情有所动。
小沙弥身负任务自然不能只是照本宣科,时刻注意董杰伦神情,见他似乎有自己见解,问道,“你有什么感悟?”
言语间居然有一丝急切与振奋,这是他第一次单独的给人讲解佛学义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两个人才算真正结的善缘。
由此问,两人进行了第一次互动,开启了一场北海区域内,心佛两学互参共修之旅。当然,背后是宋老与真定禅师的博学与鼎力。
董杰伦说,“你这个说法我接触过,类似于心学的知行合一。依然使用普度众生为例,度化世人是知,只有你去行动了才是行,成功了才叫知行合一。如果只有度化之心而没有行动,其实是知之为不知。”
小沙弥闭目沉默,想来应该是首次接触心学,但必然听说过知行合一这个心学总纲之下第一义理。
良久,小沙弥点头说道,“不错,是有相似之处,唯识所变与知之为不知有相通之处。不过与你的南柯一梦关联不大。”
说着他又闭目思索,接连被打断的思绪,过了一会儿继续说道,“古时大德常说,指虚空世界,悉我自心,虚空世界把所有事物包括在其中,它们只在你的心里出现。”
董杰伦忽然举起手来,小沙弥的义理讲解已经逐渐勾起他的兴趣,发现了更多的心佛相通之处。
反观小沙弥却差点咬着舌头,横他一眼,刚才还巴不得董杰伦有所领悟,最好是快点领悟,现在却嫌他妨碍自己的思路——讲解佛学义理的同时其实是对他认知的提升。
所以这次小沙弥眼观鼻鼻观心淡然不带一丝温度的说,“讲。”
董杰伦也不在意,坦然的如同在进行学术交流,事实上如果是老禅师在此,他反而没有这个机会,类似一饮一啄。
“这个说法心学里也有,那是心无外物,比如这禅寺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阳明老祖说,你未看这花时,花与你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在你心里明白鲜活。也就是说这花不在你心外,其实是在你心里。这不就是唯心所现?”
小沙弥有些动容,动容这个词实在不该用在他身上。但他确实有点明白老祖手书上最后四个字福缘深厚的含义了,同时脑海里浮现老祖昨夜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好结善缘福缘与共。”
不过,想是这样想的,心却不为所动。有点像欢喜冤家,明明某些方面相和,却见面就掐。他怎能忘了昨夜老祖的耳提面命与劳心,更别说害得老祖卧床了。
所以这次他只是点点头,不予以评论,其实是自己也在消化。任何学说博采众家之长方能长久,一法通万法归一,这是理哲必备素养。
董杰伦有所猜测,互相印证嘛,自然会有所融汇,于是安静等待。
不久,小沙弥继续,“讲解唯心所现,巧合的是佛经里也常用梦境做比喻,比如你的南柯一梦。你在作梦的时候,其实不知道自己在作梦,梦中依然有对事物的执着,一如你的昨日心。那么如你所说,即担忧昨日南柯一梦的种种,又恐惧今日心的真实性。可如果你在作梦的时候,也就是今日心或者说现在这间房子里,忽然顿悟了,明白不管是过去心还是现在心,不管是南柯一梦还是今日梦,梦里的一切事物都是虚空世界,全都源自自心所现,这就是明心见性。心具备现的能力是体,有体有心才有现,识具有变的能力是相,所变的是境是梦是幻,能现的是体,能变的是识是相是事物是虚空世界。”
说道这里小沙弥停了下来,淡淡的看着董
第477章 感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