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妮也劝,“老爷子,我觉得如果你不去,或者不被老禅师重视,董杰伦带着礼物也不会被收纳。”
这话有点直,但却是实情,至少董杰伦是这么认为的。
这时宋老却问了董杰伦一句几乎让他吐血的话,“你小子上次过来,我就给你解决了一些问题,为什么这次过来不知道给我带些礼物呢?”
董思敏、马春妮面面相觑,董杰伦去差点吐血,狠狠的瞪了马春妮一眼……你不会说话可以去学嘛!
但他却立刻回答,“我这段时间确实是魔怔了,整天浑浑噩噩的不知好歹,不信你问小敏,她不敢骗你。”
董杰伦果然有急智,宋老即不会图他那点东西,也不可能当着闺蜜俩的面考验他的临场反应与心胸,那么他这么说的意义何在?
自然是‘埋怨他有一段时间没来看他了。
这就是一面之缘,却因为董杰伦的可造与宋老的青睐,缔结了一段异常奇异的渊源,与于思源的情形相似却不相同。
要不说他董杰伦心里还有点数的,堕落期间,凡是有大智慧者一个不见,省的露出马脚纰漏。
看着董思敏认真的点头承认,宋敏忍不住的露出笑容,显然为董杰伦的聪慧赞叹,就像一个在孩子面前装作严肃的长辈,因为满意而露出破绽。
“也好,但不能失了礼数,西屋北面的柜子右数第二抽屉里有一筒茶叶,你去拿过来,咱登门拜访。”
“得嘞!”董杰伦喊了一嗓子,兴匆匆的去了西屋,惹得三人都是一声笑,尤其董思敏,她觉得董杰伦整个人都‘活了过来,活生生的,与之前相比如同陌路。
茶叶是上等的毛尖,如何分辨的呢?
所谓琴棋书画诗酒茶,董杰伦只对酒非常感兴趣,其余的不提也罢。但他知道,对于宋老以及真定禅师这等人物来说,自己带去的营养品……真的只能算一份心意了。
想想老禅师送的那副字,以及抬头就能看见至今还挂在墙上的字画,董杰伦心里想……要不空着手去得了?
推着宋老离开北海村,闺蜜仨为怎么去到北海禅寺纠结一番,宋老却不说话,只是笑吟吟的看着三个人。
马春妮说,“这一路足有五里地吧,还一直都是山路,虽然修好了的景区,可等我们到了,也该午饭了,中午我们……佛斋?”
董思敏点头,想了想说,“要不咱们打车,反正宋老的轮椅是折叠的。”
董杰伦横了这俩一眼,却看看宋老,“我们就这样走过去?还能一路看看风景,老爷子也很久没有去山上了。”
宋敏欣然的接受,对于有的人来说,就算时空变化,相同的风景也会有不同的景色,只待用心去发现,更何况北海日新月异。
于是三人轮番推着宋老的轮椅往禅寺走去,一路上老爷子笑容不断兴致盎然,好久没有这等开怀。
四人八点一刻离开家,到达北海禅寺的时候已经快要十点,路上老爷子为三个小辈介绍这座山,说七十年代时,北海集团还没有成立的时候,北海村的村民在这座山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景象。当时的老爷子很是感慨,说这才多少年,已经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
其实董杰伦也很是感慨,他明白宋老的心情,曾几何时北海集团的创始人以及整个北海村民,也不曾想过自己胼手胝足建立的公司能够走向世界吧!
想想必将始终屹立世界五百强、制造业里创造无数奇迹、每年接待来自国内外上千万游客的北海集团,董杰伦都为这一群人感慨、自豪。
说是翻天覆地并不为过!
闺蜜仨人当中,最为自豪的是董思敏。
在她还是小孩子,家里的父母神情振奋的讨论着一些关于北海集团事情时,她尚未处世,不明白那铮亮的眼睛与口沫横飞其实是抑制不住的振奋与自豪。稍微长大一点时,她明白自己属于北海这个大家庭了,归属感让她努力去了解,继而开始自豪,然后更加努力的学习。
这就是环境,家庭、学校、社会,哪怕始终日夜忙碌的父母没有时间去催促她好好学习,但身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自然而然的积聚力量,想要学习一身本领,回报这个大环境。
看到自己亲身参与的活动,一点一滴的改变着村民的生活,甚至改变了并持续改变着越来越多的人,没人会不自豪。
这已经不是活动了,是事业,是时代的参与者,是历史的创造者之一。
成就感让他们义无反顾、一往无前!
但热血澎湃的并不只是他们,这也是宋老
第480章 登门拜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