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章 怎么回事,这就心动了吗?[1/2页]

陛下,您的小史官又又闯祸了 甜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过了御花园就是朝臣上朝的宣华殿,安歌作为史官,需要在朝记录皇帝上朝所说的每一句话,所以她就被安排在了顾辞辰身边。
      宣华殿有个侧殿,专供皇上休息换衣,安歌便被柱子领到了这里。
      进了侧殿,安歌便看见坐在卧榻上的顾辞辰,一改前两日见他时的一身白衣,头戴皇冠,荣华龙袍加身,显得雍荣高贵,跟素衣比倒是也有别样的特色。
      "怎的来的如此晚”刚刚卧榻上闭眼小憩的人此刻正睁开眼瞧着进殿的安歌。
      安歌被突然睁眼的男人吓了一跳,怯懦地回答:“陛下,奴婢第一天当值,有些兴奋,就导致起晚了,再加上还有些贪睡。”
      像是对这个回答有些好笑,顾辞辰的嘴角带了一丝笑意:"你倒比朕这个皇帝都来得晚,瀚林院就是这样教学生的吗?”
      "不不不”安歌慌忙摇头"是奴婢太过贪睡,从小到大的毛病了,但陛下,从明天开始奴婢一定会尽早来的。"
      顾辞辰又瞧了眼安歌,离开卧榻站起身,向殿外走经过安歌时轻声说:“朕说过朕从来不欺负小姑娘,安史官每日上朝前到就行了,从小到大的毛病就不必改了。”
      “是,陛下”安歌大声对着前面走远的人喊道,之后又兴冲冲跑在顾辞辰的身后,脸上的笑意十分明显。
      走在前面的顾辞辰听到安歌兴奋的声音,脸上也被笑意侵占,但很快又全数隐藏,察觉到身后的小姑娘跟来,脚步逐渐放慢。
      顾辞辰和安歌后面还跟着一串的太监宫女,像条小尾巴,在初升的太阳下走着。
      队伍里。
      柱子看着前面的陛下和安史官,向一旁并排走着的石头说道:“石公公,您有没有觉得陛下对安史官有那么一点点不同。”
      石头瞥了一眼柱子,语气有些不屑:“才发现吗?何止是一点点,那是很大,还有啊……”石头眯着眼看向前方,但却什么都不说了。
      “还有什么,你到是说啊”柱子显然对石头这种话不好好说完的态度十分愤怒。
      "自己想去吧”石头没在理一旁白眼快翻到天上的人,他看到皇上已经快入了正殿,赶忙跑过去伺候。
      看着已经走远的石头,柱子只得把想着的事放下,叹了口气跟了上去。
      宣华殿里,百官列队,群臣拜首,震撼之极。
      安歌对这新鲜事物很是好奇,她一双大眼睛来回转,有时看着顾辞辰的镶金龙椅,有时候又打量群臣的衣着与模样,没一刻闲得下心来。
      看着头转来转去的安歌,一旁的石头忍不住小心提醒道:"安史官莫要如此不守规矩,叫底下人看了笑话。"其实石头主要是怕安歌被底下的大臣弹劾,行为举止到底还是要得体些才好。
      "我知道了,石公公"安歌压着嗓子小声回道,头一动都不敢动,眼睛直直盯着前方。
      看着安歌的动作,石头心里憋着笑,面上都快要忍不住了。
      朝议开始,大臣们的交谈声逐渐停止,一名白胡子大臣从群臣走了出来,站在殿中央,向皇上禀报国事,安歌则拿出纸笔记录。
      "陛下,江北水灾这一次可是损害严重,房屋冲毁,庄稼被淹,百姓流离失所,请陛下尽快派人前去赈灾。”
      顾辞辰闻言便想到,江北水灾之事昨日燕烈来时就跟他谈论过,派谁去这倒也是个问题。
      "依丞相之言,朕派谁去最当合适呢?”顾辞辰将问题抛回给了丞相。
      "依臣之言,燕世子最为合适了。”
      燕烈?顾辞辰轻皱了下眉头,这群老骨头又想耍什么花招,明知道燕烈在孝期不得随意出走,还上书让燕烈赈灾。
      "燕世子孝期未满不得外出,那丞相,朕前去赈灾可行?”
      "皇上万万不可”丞相说着便跪了下来"您是九五之尊,怎能去那种乡野粗俗之地,皇上三思啊!”
      “丞相怎可这样说,天下百姓皆是朕的百姓,哪分什么繁华之地乡野之地,丞相也不必再说了,明日朕便动身了。”
      顾辞辰十分决绝,群臣也就默默点头,无一人再提反对之事。
      听到刚刚谈论的"江北赈灾”一事,安歌的心突然抽了一下,书中顾辞辰就是因在江北赈灾时,被西域毒使种蛊,导致此后的每年月圆之夜都深受蛊虫的折磨,生不如死。
      安歌觉得此事她既以知晓便绝不能袖手旁观,给自己加油打气后,她竟然瞥见了站在群臣里的黄公公,这两日活得太舒服,都快要将这个最坏最坏的大反派忘个干净了。
      好像知道安歌正看着他,黄啸全瞪了眼安歌,其中充满了怒气,安歌突然感觉后背一凉,但转而想到这是天子的地盘,随即便瞪了回去。
      二人之间的小动作,顾辞辰看的一清二楚,看着黄啸全满是怒意的眼睛,他决定让这个权倾朝野的慎狱典司丢一点颜面:"黄公公,近日来是眼睛不大舒服

第3章 怎么回事,这就心动了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