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姜为何如此高兴呢?因为蒙义出的这个主意选的这段佳话实在是太合姬姜的胃口了,蒙义所说的那个太姒就是姬姜的偶像加楷模。那么这个太姒到底何许人也,她和周文王是啥关系,有何佳话呢?
太姒,姒姓,出生在夏朝君主夏禹后代有莘氏(今陕西省合阳县)部落,属莘国。她是个大美女,是周文王正妃,周武王嫡母。太姒天生姝丽,聪明淑贤,分忧国事,严教子女,尊上恤下,深得文王厚爱和臣下敬重,被人们尊称为“文母”,在《诗经》和《列女传》中都有对太姒的赞美。
女皇武则天在其御制文章《臣轨》中盛赞文母太姒善于治理政事,太姒被上谥号文定皇后,陵曰德陵。由此可见,太姒不仅是姬姜也是历代奇女子效法的对象。
文王遇太姒这段佳话讲述的是,周文王姬昌和太姒邂逅于渭水河边随后结为连理的故事,周文王和太姒堪称是那个时代自由恋爱的表率。
那时候的周文王姬昌还是个帅小伙儿,他刚刚继承了他爹季历的西伯侯爵位。这一天,姬昌来到渭水之滨玩耍,不料遇到了同样出来玩耍的太姒。姬昌一见之下惊为天人,姬昌心潮澎湃,血压升高,双腿乱抖口水横流。太姒以为遇到了纨绔子弟,一顿拳脚把姬昌打倒在地又用小脚踩踩踩,踩完之后就跑了。姬昌对着太姒的背影大喊:“有种你留下名字!”
太姒:“你当人家傻吗,就不告诉你我叫姒姒。”
后来姬昌多方打听才知道,太姒仁爱而明理,而且生活崇尚节俭之后,于是姬昌就哭着喊着非太姒不娶。后来太姒听说那天被打的小伙儿原来就是少年西伯侯,然后她好奇心发作想看看姬昌被自己打成啥样,于是乎俩人经常相幽会于渭水之畔。随着日久生情,就在渭水中的野鸭子呱呱叫唤的季节里,姬昌拉着太姒的手说:“野鸭子呱呱叫呦,在河中的沙洲里。美丽的妹子儿呦,我特别想娶了你。”
后来不知道谁把姬昌的这句话加以修饰提炼升华之后,就成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于是乎俩人就结婚了,传说俩人结婚的时候因为渭水无桥,于是姬昌就大肆破坏原始森林,伐木作舟于渭水之上,并以舟为梁,舟舟相连架成浮桥。随后姬昌欢蹦乱跳的跑到对岸亲迎太姒,当时的场面极其盛大。
《诗经》中那篇脍炙人口的《关雎》一篇,据说就是对太姒和姬昌的浪漫爱情故事的真实写照。
太姒入门之后,仰慕长辈之德,效法太姜(周太王正妃,太姒的太婆婆)、太任(周王季历正妃,太姒的婆婆),旦夕勤劳,以进妇道。在当时姬昌理外,太姒治内,把周国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俗话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老姬家三代媳妇太姜、太任、太姒都是贤德明理,聪慧绝伦的女中楚翘。有了这样的老婆,再经过老姬家三代人的努力,周国成了当时的商朝最具实力的诸侯国,也为武王伐纣带你订了雄厚的基础。因此后人把老姬家三代媳妇太姜、太任、太姒合称“三太”,后世以“太太”做为对已婚女性的尊称,也就是变相的赞扬那位夫人的贤德直追三太。
类似太姒这样的贤德,这样的地位,哪个女子不羡慕?关键是太姒和姬昌的感情那是如胶似漆,不然也生不出姬发那样的一代开国帝王。这个时代的女子们所求的无非也就是夫君长情、儿女成才,就算姬姜是一国君主也不能免俗。
说实话生在诸侯之家既是姬姜的幸运也是姬姜的不幸,为什么这样说呢?看看缪嬴就知道了。所以姬姜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像太姒一样获得一份真爱,应该说这个想法丝毫不过分,只不过因为她是君主,所以她的父君替她做主了。
这等于是把姬姜理想中的邂逅生情这个重要环节给省略了,这就让姬姜不能和太姒相比。这对心气比较高的姬姜来说是个遗憾,为了弥补这个遗憾,姬姜才如此折腾吕禄甫和夷仲年,甚至还跟吕购撒娇让吕购逼着吕禄甫想办法,由此可见姬姜心中的目标究竟有多高远了。姬姜就是想成为大秦的太姒,同时也希望赢来是大秦的周文王,她更希望自己和赢来能够像文王和太姒一样情深意切相爱相知。姬姜觉得只要能达到这目的,怎么折腾都不过分。
餐后,四人坐在一起喝茶吃水果商量着怎么能演好这出戏。
蒙义:“这得有人写出来呀,写出来的东西叫做剧本,每个人一本自己找到自己的角色照着念就好了。”
吕禄甫:“也没见有人写过这玩意啊,你看我们的宫廷雅乐场面够不够大?那都是靠手把手教出来的,没见他们写那个剧本啊。”
夷仲年:“哎呀,这样坐着说很没意思,不如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先演着试试吧。对啦,这里面都有谁呀?”
姬姜:“文王和太姒喽。”
夷仲年:“还有呢?”
姬姜:“随时需要随时添喽。”
夷仲年:“那我呢?我要演周武王,我在这戏里面啥时候出场啊?”
姬姜:“这戏里面就没你。”
夷仲年:“不行必须有我,没有我我就给你俩捣乱。”
姬姜:“仲年!”
夷仲年:“姐你别瞪我,瞪我我也不怕,现在有姐夫罩着我,我不怕你了,是吧姐夫。”
这让蒙义怎么开口呢,说是得罪姬姜说不是得罪小舅子,这两头为难的傻事蒙义才不会干呢。
蒙义:“我有办法了,仲年我给你找了个好角色。”
夷仲年兴奋的问:“还是姐夫好,姐夫我演啥?”
蒙
第382章 关关雎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