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萧云将药粒轻轻放回瓷瓶,重新盖好瓶盖,转头看向常寿。
  她神色温和,却又透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轻声说道:“常太医,离京之前,你能制作出多少药丸,便尽力去做多少吧。
  毕竟,当下实在无法确定石码镇那批百姓中,此刻究竟会有多少人已然染上了疫病,咱们须得多做准备,以防万一。”
  常寿站在一旁,原本还有些忐忑不安的心,此刻听闻萧云这番话,仿若吃下了一颗定心丸,顿时开心不已。
  他之前还满心担忧,生怕自己辛苦研制出来的药会存在什么纰漏,难以担当如此重任。
  如今听到萧姑娘这般肯定,悬着的心总算是稳稳地落回了肚子里。
  他连忙躬身,语气中满是欣喜与感激,“皇上,那臣这就继续去炼药了。”
  乾隆微微点头,想到常寿既已掌握了炼药的关键,已然不需要云儿再费心指点,便神色淡然地开口,撵他离开,“既然你已经学会了,回太医院去弄吧,速去速回,莫要耽搁了救治百姓的大事。”
  常寿闻言,脚步微微一滞,心中暗自腹诽:皇上这可真是过河拆桥啊!
  不过,他又能说些什么呢?毕竟君命难违,当下也只能俯身行了一礼,恭敬应道:“臣遵旨。”
  言罢,便匆匆退出膳厅,赶回太医院,准备为拯救百姓全力以赴。
  用过早膳之后,乾隆微微回首,满含柔情地看向萧云,轻声说道:“云儿,既然常寿已然可以制造出,能够救百姓于水火的药丸,那你便无需再殚精竭虑、耗费自身修为了。”
  萧云听闻乾隆此言,她轻轻点了点头,朱唇轻启,清脆悦耳,“说得对。”
  稍作停顿,她美目流转,眼中闪过一丝灵动俏皮,仿若一只狡黠的小狐狸,继而笑语盈盈道:“弘历,那我陪你,批阅奏折,可好?”
  乾隆嘴角噙着一抹宠溺到极致的笑意,仿若看到了世间最令他欢喜的景致,微微颔首示意。
  此时,小路子早已像个训练有素的影子,悄无声息地候在一旁。
  见二人商议已定,赶忙手脚麻利地将大臣们递上来的奏折,一本本整齐地码放在乾隆的书案上。
  乾隆款步走到书案前,优雅地侧身坐下,而后轻轻拍了拍身旁的空位,示意萧云同坐。
  萧云莲步轻移,与乾隆并肩而坐于那把宽大的椅子上,两人的身影在晨光中仿若一对璧人,构成一幅绝美的画面。
  乾隆抬眸,目光仿若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看向萧云,开口说道:“云儿,你看这折子上说,南方数省近日连降暴雨。
  那雨势仿若天河决堤,汹涌澎湃,多地出现洪涝灾害,洪水肆虐之处,房屋倾塌,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依你看,该如何是好?”
  萧云略一思索,仿若一位胸有成竹的谋士,轻声说道:“弘历,依我之见,当务之急乃是即刻派遣能员干吏赶赴灾区,统筹协调救灾事宜。
  这些官员需德才兼备,既有果敢的决断力,又有体恤百姓的仁心。
第211章 过河拆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