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二哥,你怎么不说话了?”初棠发现萧建邦从顾西辞家到他们家这一路上都没说一个字。
      “没什么,只是在想顾二哥刚才说的事情。”萧建邦摇摇头。
      想起顾西辞说的火车上的青年学生剧增,初棠心底划过沉重,wg就是从这个月开始的。
      初棠摇了摇头,把苦恼甩出去,这些事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她没办法阻止,与其杞人忧天,不如多研究一些新药剂,推进历史进程。
      萧建邦把所有的书都放在初棠实验室的书架上,原本显得空荡的书架一下子被填满了。
      傍晚,萧建邦和初棠做了一桌子菜为顾西辞接风洗尘。
      饭桌上,顾西辞问道,“棠棠的实验田是不是快要收成了?”
      “顾西辞,你怎么知道?”初棠记得,自己没有跟顾西辞讲过那块实验田缩短了实验时间。
      “看出来的,你那块实验田比旁边的对照组长得快。”顾西辞研究过农用机械,对农作物的生长略有了解。
      “原来是这样。三天后外联厂派人去收。”想到现在割麦子的场景,初棠就觉得一阵阵窒息。
      全是人工,没有机械。
      拿着镰刀要割到什么时候啊?
      她那块实验田可以收了,只有一亩地,对照组还没成熟,不用收。割一亩地的麦子倒是简单,她估计产量有700斤,一个人一天之内就可以割完。
      当然,这个人不可能是初棠,她根本不会使用镰刀。
      全国各地的生产大队,这么多土地,一亩地的麦子产量是100200斤。农民早上四五点起床去地里割麦,割到快九点回家吃早饭。九点半继续割麦子,一直到一点左右,上午天热,体力下降,割麦量比不得清晨。
      中午吃完饭休息,下午运麦,经过中午的暴晒,麦子已经干了,不容易掉穗,同时,能够让腰歇一下,弯腰割麦一整天,能累死人。
      妇女在地里装捆,男人用扁担挑,壮劳力一担能挑120斤左右。
      麦子长得越好越好割,麦秆整齐又稠密的,手一拦就是整齐的一把;长得差的麦子,参差不齐,良莠齐聚,一把抓不住几棵麦,里面还会夹杂野草。
      提前收割会导致小麦的籽粒灌浆不充分,产量下降,品质降低;收割过晚会导致麦粒中的养分回流至秸秆,造成减产。
      割,运,打,晒,种,一连串持续劳作,必须赶时间,全家齐上阵。
      烈日炎炎,汗流浃背,筋疲力竭,没一个人叫苦叫累,沉浸在即将分粮的喜悦中。
      三日后。
      初棠四点多就在床上翻来覆去,今天是收麦子的日子,半年来的实验结果就要揭示了。
      五点,萧建邦感受到院子的动静,翻身下床,他到厨房的时候,初棠已经在切第三个红薯了。
      看得出来,他妹的心已经飞到实验田了。
      “棠棠,我来做饭,你先去收拾东西,一会儿我们出发。”
    &n

第 201章 产量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