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智曾经大概计算了一下,如果能把潘焘一分为二的话,恐怕是刚好跟自己的体重一样了。所以当他跟潘焘分到一组的时候,他就知道,虽说他恐高,可这“飞”的命运,他是逃不掉了。
当初训练的时候,张教主就给他们起了不怎么令人开心的名字,在地面上负责投射的一组叫做“童惯”,被抛在空中的一组唤作“高球”。
大家当时都不太满意,这不都是听评书里面水浒传当中的大奸臣嘛?可是张教主一句话就把大家伙的意见给打消了,他说这项任务的危险性相当大,他不希望任何一个子弟遇险,所以本着贱名好养活的精神,才取了这样的名字做代号,也不知他是听谁说的。
好吧,这样一来,大家伙还能有什么意见呢。
如今,被靠着离心力抛出去的人,也就是王德智,他的背后背着两片特制的圆弧状藤牌,一端已经被绳结牢牢的固定在背上,当人在空中的时候,需要手脚麻利的把两块藤牌扣上,插上早已准备好的机簧,则两块藤牌就变成了一个大球。
藤牌致密,藤条在桐油之中浸泡了许久,就如当年三国时代兀突骨手下的藤甲兵,又轻又坚,善能防箭,刀砍枪刺不入,遇水不沉。最后又被张敬轩在其上覆了一层石棉的织物,如今竟是连火攻也不怕了。若不是制作起来太麻烦,而且影响灵动性,张敬轩恨不得给手下人手一具了。
当年的魔鬼训练,王德智只觉得,即便是后来做梦时仍旧让人心惊胆战。王德智外号叫做王光脚,只因为他总是把一句名言挂在嘴边,“我一光脚的难道还怕你穿鞋的?”
穷的叮当响,作为一个孤儿自然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不过是吃了上顿根本不敢想下顿,在道边蹲着还要被人呼来喝去。
“我一光脚的难道还怕你穿鞋的!”,这句至理名言一般都是对着别人远去的背影说的,说完了照例还要一口吐沫吐在地上,砸出一个坑,方显得掷地有声。不过他们有点学问的都笑话他是阿q精神,阿q是谁他不知道,总之是个名人就对了。他也懒得问,知道问了也不会是什么好事。
反正自己年纪还小,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可是跟随了张教主,他王德智也混上鞋子穿了,然后天天顿顿都能吃饱肚子,兄弟伙伴们都把他当人看,又怎能让他不拼死以报呢?
那时候的训练,先是练远度,抛射出去必须达到一定的远度方为合格,他自己瘦小,潘焘还好不是虚胖,力气不小,完成还不在话下。
然后是锻炼准度,两个人配合,抛投出去之后,要穿过一个悬挂的布幔之上的圆洞,连续三投三中,才算成功。结果这次的苦头吃的就太多了,被摔的头晕脑胀不说,更可怕的是那布幔的两旁都插着明晃晃的兵器,抛的偏了就会冲着那些刃锋而去,又怎让人不心惊胆战呢。
好在是这藤甲真的是刀枪不入,可是仍旧有胆小手慢或者失误的家伙没能在半空中完成合拢。这个时候则是张教主、袁洛远、甘示持几个出手,往往是就差那么一点点,在半空中把他们拦住。
&n
第287章 时空静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