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太监们就这么跪在门前,即便身上很快被冰雪覆盖也浑然不动,宛如冰雕。
  大殿内。
  这里也没有龙椅,只有一个个高高在上的道台,被层层青灰色的幔帐遮挡,仅仅能看到里面有道盘膝而坐的身影,难以窥见真容,仅有一片的死寂,仿佛殿内也处于冰天雪地之中。
  “陛下,臣知道您心怀天下,但也千万别急坏龙体。”
  一名绯袍大员跪在地上,言辞恳切。
  在他的身边,有一名老人,但是没有跪,而是坐在小板凳上,徐徐开口:“陛下,从时间上算,黄公公应该快回来了。”
  仍旧是沉默。
  “大捷——”
  “西北大捷!”
  “云州大捷!”
  直到急促响亮的报喜声传入殿内,霎时间,整个万寿宫内变得温暖如春。
  “奴婢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名鹤发童颜的老太监,穿着黑色劲衣,风尘仆仆地赶进殿内,重重跪在地上行叩拜大礼,接着没有半句废话,从身上拿出折子,高声朗诵:
  “腊月二十日,凉州八大营于漠丘大破拓跋氏,歼敌三万余众,斩将十员,缴获辎重粮草无数,其余草原三族不攻自破,连夜撤军三百里,退回草原深处。”
  “腊月二十二日,幽州军抵达云州,安定府危迎刃而解,随后,玄武营、朱雀营率领凉州军加入战局,在七日之内收复全境!”
  幔帐后,威严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
  “还有呢?”
  “这是拓跋大汗亲手写的请和书,请陛下亲阅!”
  黄公公跪在地上,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小心翼翼地送到幔帐外。
  一只大手从幔帐中伸出,迅速把盒子抓走。
  “咔。”
  盒子打开的声音响起。
  片刻后,在场所有人,二十年来头一次听到皇帝发出龙颜大悦的笑声。
  隆庆帝声音高昂:“这件事情,严良首功,其余的,也都是大功,都有赏,都有赏!”
  “主子。”
  黄公公在恩准下站起身,弯着腰说道:“奴婢还有件小事儿,没有汇报完。”
  “说。”
  黄公公不疾不徐地说道:“那个云州的承信校尉陈三石还活着,他不仅自己活着,还从鄱阳县救走数万百姓,最后更是为掩护百姓渡江,领着千余人拦住五千铁骑,甚至连斩敌方数名同境界将领,可谓是勇猛无敌。
  “最后关键时刻,孙象宗亲自出手。
  “孙象宗一枪破甲一千八,击溃将近两万的蛮贼。”
  “破甲一千八?”
  较为年轻的绯袍大员冷笑起来:“提起他我就来气!陛下,我怀疑薛知县、季知府他们死在鄱阳,就是孙象宗干的!
  “姓孙的已然是风中残烛,竟然还敢玩逞英雄这一套,我看他真是活腻了。”
  “陛下。”
  黄公公压低声音:“当初您下圣旨,是打算提拔陈三石来京城任职的,如今阴差阳错之下,他还是到了督师府,您看该不该赏,还是再下一旨调令。”
  “赏肯定是要赏的,但调回来,就没这个必要了。”
  幔帐后的声音

第134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