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陈大人的兄弟张顺,也在这件事情结束之后,就无影无踪。
  “不知道是死在兵变之中,还是也……”
  他停顿了下,加重语气:“上山为匪!”
  “闹这么大?”
  陈三石在北方,可几乎没有听说过。
  他拿来舆图,看着儋州的地理位置:“公公,他们有多少人?”
  “八万之多。”
  候公公哀叹道:“这群刁民,不懂得感恩朝廷,竟然一个个都想着造反,简直是应该千刀万剐!而且他们在造反之前,很多人暗中习武,连甲胄都准备好了。
  “这件事情,恐怕是早有谋划,
  “事发之后,沉寂十几年的南徐国再次蠢蠢欲动,所以咱家来看,跟南徐国,以及儋州的世家大族和宗门帮派都脱不了干系!
  “好在,造反的刁民终究还是乌合之众。
  “等到朝廷先把南徐国按住,就去收拾这群刁民!”
  陈三石知道。
  这么一闹,顺子是肯定找不回来了。
  十有八九,也成了山匪。
  “陈大人。”
  候公公捏着尖细的嗓门说道:“咱家可提醒你一句,趁早跟你的兄弟切割干净吧,咱家会替你保密的,千万不要连累到你的前途。”
  “公公的提醒,在下心里有数。”
  陈三石心中觉得反得好。
  从他在鄱阳的时候,就知道老百姓们过的是什么日子。
  后来的云州十日,更加说明朝廷当亡。
  只是还不够……
  大盛朝的疆域很大。
  听起来只有三十六州,但其中有些州的占地面积极广,比如一个凉州,就抵得上两个半云州,所以朝廷的兵马才会显得紧张。
  而且儋州是南方小州,要是南徐国战败的话,就等于孤立无援,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在山上苟延残喘。
  说白了,他们也是被人挑拨利用。
  真想要闹乱子,还是要拥有至高的武力才行。
  尤其是陈三石在知道还有仙法之后,更加认定这一点。
  “最近几年,真是天下大乱呐~”
  候公公感慨道:“明州也不安份,如今督师大人进京,反贼们就像是解开封印的小鬼一样上蹿下跳,更有西齐国和南徐国串通,蠢蠢欲动。”
  “明州也有反贼?”
  陈三石看着舆图上的地理位置。
  明州紧邻着雁州,也是一个大州,地势多山多河,十分复杂,再往西,就是西齐国。
  大盛朝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分别对应的是,北蛮、南徐、东庆、西齐国。
  其中,最强大是联合起来的蛮族,然后是东庆,接着是西齐和南徐实力相差不大,几乎所有人都在觊觎大盛朝这块肥肉。
  跟蛮族同样的原因,大盛朝资源多。
  大盛朝玄象境武者,基本上每个州起码会有一个,但其余诸国都做不到,武圣更是凤毛麟角。
  “不光是明州,幽州、雁州甚至凉州都有反贼,云州十日那阵子想跟蛮族里应外合的,有山贼、有宗门,也有刁民。”
  候公公语气较为轻松地说道:“不过都没来得及成气候,就被腾出手来的孙督师镇压,如今

第212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