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8章 赵桓要搞慈善宴会[1/2页]

大宋:我开局爆改皇帝 脑袋缺根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那现在有多少百姓饿死?”
      赵桓的声音都有些森冷,几乎是一字一顿地问出这个问题。
      “额……”
      赵鼎鬓角已经有冷汗流了下来。
      “说!”
      一个说字饱含赵桓的怒意。
      赵鼎赶紧跪下,朝赵桓再次磕了一个头,哆哆嗦嗦的开口道。
      “陛下,据统计已有数千老幼死于饥饿!”
      “什么?”
      赵桓再次被这个数字震惊。
      国人的印象里,饥饿都离自己十分遥远。
      自小都没有感受过饥饿的痛苦,也不会担心自己哪天会买不到食物。
      可是在缺衣少食的古代,饥饿才是常态。
      老百姓平常都得忍饥挨饿,更何况又是在遭受金军洗劫之后?
      在古代哪次战争过后不是饿殍满地的?
      但是,赵桓作为一个现代人还是不能接受这个状况。
      让老百姓不至于饿死是赵桓对自己最低的要求
      冷静下来,接着问道。
      “朕之前不是让你等全力赈灾吗?怎么难民不减反增?”
      “陛下,如今国库空虚,微臣已经让户部拿出可以支出的所有金银了!”
      “那为何灾情没有被控制?”
      “陛下,大战过后,各地都在囤积粮食,如今粮价飞涨,许多原本能够自给自足的百姓也买不起粮食,难民才会不降反增!”
      囤积居奇,控制粮食一直是古代地主剥削农民的重要手段。
      每逢有天灾或者人祸,地主就开始惜售粮食。
      农民手里本就没有多少余粮,而地主又囤积居奇,这就造成粮食短缺,地主就会借机提高粮价,农民没有办法只能买地主手里的高价粮。
      有余钱的农民还好说,那些本就穷苦的人家这个时候就只能向地主借贷。
      地主的高利贷可不是那么好还的,利滚利到最后只会逼得农民卖地还债。
      有些没有地的农民就只能卖儿卖女了。
      而那些儿女都没得卖的农民就只能活活饿死。
      甚至易子而食的事在这种时候也时有发生。
      赵桓开始还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认为只要从现代带来粮食就能解决粮食的问题,并没有想到还有人祸!
      倘若金军不南侵,赵桓只需的一年的时间,就能将土豆和红薯推广开来,到那时候就根本不会出现粮食短缺的问题。
      可是现实没有如果,赵桓不得不解决现在的问题。
      怎么才能解决囤积居奇的问题呢?
      赵桓一时也没有头绪,只能看向大臣们,开口问道。
      “哪位爱卿有办法解决难民缺粮的问题还请速速禀报!”
      一时间,大庆殿内响起了嘈杂的讨论声。
      “启禀陛下,微臣有一计!”
      许久没有说话的白时中这时站了出来。
      “哦?白卿家有何妙计,还请快道来!”
      “陛下,可以张贴皇榜向天下士绅募捐,士绅多为读书人,自然懂得扶危济困的道理,定会慷慨解囊,解天下百姓之苦!”
      自从宋金大战之后,以读书人为主的主和派一直想重新获得朝堂的主导地位。
      这就离不开赵桓的支持,白

第88章 赵桓要搞慈善宴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