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33、码头要被取缔?[1/2页]

大唐好姐弟 我是跟风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什么事?”小诗问。
      “姨丈可能要取缔我们的码头业务。”何邦彦沉重地说。
      “凭什么?!”宋小词跳起来。
      眼见救赎计划就要成功了,若是被取缔……
      小诗脸色也变得苍白。
      虽说洗浴中心和饭店分给了宋小词,但她相信:穿越计划需要的时候,宋小词肯定会借钱给自己。
      还有,“10万两小目标”仅仅是自己按照最低标准估摸的一个数字。即便完成,后期还需要更大投入。
      这么大的资金量,就算垄断竟陵县所有商品,也不可能赚到。
      如果码头区被取缔,营造部、制服厂、草鞋店等所有业务,向外扩张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消息属实?”小诗问。
      “千真万确。县丞等人与姨丈商议此事时,姨母听到的。”何邦彦答。
      “官府为何这么做?”小诗又问。
      何邦彦叹了一口气。
      本朝州县城门都是早开晚关。
      虽然没有严格规定,但按照惯例,鸡鸣三声开城,日落时分关门。
      到了晚上,则采取宵禁措施,民众非必要不得出门。
      这么管理,目的是防盗防细作。
      宋家码头那边的业务太火爆了,城中很多人去了之后,晚上干脆就睡在洗浴中心。
      如果就这样倒也罢了。
      可现在船帮的人也大量留宿在此。
      民间有这么一句俗话: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
      意思是说流动人口最易藏污纳垢。
      想都不用想,来往码头的人里,绝对有逃犯之类。
      这对竟陵城来说,是莫大的治安隐患。
      也因为此,张夫人才无法开口转圜。
      听何邦彦说完,小诗冷静地问:“此事是否以公之于众?”
      “目前尚未。”何邦彦答。
      “走,去找你姨丈。”小诗说。
      。。。。。。。。。。。。
      张府。
      县令张衍复狠狠地瞪着何邦彦。
      “张大人,我们有事禀报。”小诗道。
      “不必说了!”张衍复说这话的时候,看了夫人一眼。
      这次就算用肥婆来威胁也不行。
      万一出点什么事,别说官帽子,说不定还有牢狱之灾。
      “我们并非求您办事,而是来告状的。”小诗道。
      “告状上公堂去。”张衍复答。
      “大人若执意如此,恐怕本县官吏,包括您在内,面上不太好看。”小诗微微一笑。
      “大胆!竟敢威胁本官?”
      “因为被告就是本县官吏。”
      “放肆!”
      “大人,按本朝律法如何收商税?”
      “行商关卡,坐商县衙。”
      “请问,坐商多久收一次?”
      “一月一收。”
      “那好。宋氏旗下多家店铺,开业已两月有余。为何不见县衙派人收税?”
      张衍复脑瓜子嗡嗡的。
      商人跑到官府问“你为什么没收我的税”,说出去都没人信。
      这么奇葩的事,居然在眼前!
      现代人提及古代,自然会想到“苛捐杂税”、“贪官污吏”等等。
      但事实上不一定如此。
      本朝开国不到二十年,国策就是“休养生息”。
      当今正式“贞观之治”,历史上数得着的吏治清明时期。
      张衍复是典型的书生。
      能力且不论,“心怀子民”却不缺。
      上行下效,本县吏员衙役办事时,亦颇为“人性化执法”。
   &

33、码头要被取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