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真是辛辛苦苦大半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曹秀安慰闺女:“没事儿,积分没了咱再挣。等这些树苗栽上,积分就加倍回来了。”
      这倒是,再说他们也不靠着这些积分吃饭。
      三百来棵树苗,母女俩全都摆放好,这才松了口气。
      现在有些生产队是有果园的,但是这么好的果苗却是没有的。
      他们商量好,对外就说是私下买的实验基地的新品种果苗,人偷偷运来的,后面就联系不上了。
      别人还能咋地?
      “悠悠,你去喊村里人来搬吧。”
      郭民很快数了一百个壮劳力,跟着王槐和郭蓉蓉上山踩点去了。
      他们得找出合适的位置,清理好上面的杂树和杂草根,然后进行刨坑。
      剩下的人则是跟着丁鹏飞一起把树苗搬运到山脚下,等着用。
      这些树苗根部都带着土,倒是可以放上几天。
      3月份不但适合种树,也是翻地的时间。
      第一生产队彻底忙碌了起来。
      集体地里、梯田上、山坡上到处都是挥汗如雨的人。还响着哒哒哒的机器声。
      于卫民则是在家倒腾种子。
      去年,他用家里的自留地培育了玉米、小麦、大豆和棉花种子。
      简单按照一亩地需要十五斤种子来算的话,四百亩梯田就需要六千斤种子。
      自己只培育了五百斤,自然是远远不够的。
      于卫民就打算等生产队买种子的时候把这些种子掺进去。
      等到收成的时候,就把饱满的种子挑出来一部分,以后自己留种。
      毕竟他培育的这些种子,可比现在农机局培育出来的强百倍。
      等后年他们村亩产上去了,农机局的人估计就坐不住了。到时候大面积培育,慢慢的全国就能用上好种子了。
      曹秀建议道:“现在棉花不紧缺了,今年这棉花不如就种在集体地里。梯田里种上点大豆。”
      豆油和菜籽儿油都得用票才能买到。
      她们还好,来了后一直是吃荤油。但普通农户家里,却是常年没有油可吃。
      做饭的味道好坏还另说,主要现在人们普遍营养不良。
      要是能吃上豆油的话,身体都能好上不少。
      最最主要的,她也十分想念素油。
      于悠道:“那是不是还得弄个榨油机?”
      于卫民:“这个年代油坊里应该已经有榨油机了,不过村里人多,咱村自己买一台也不错。”
      说来他们村是真穷。去年村里的余粮用来养那些下放户了。
      村里账上的钱除了买生产资料的,能用的也就百八十。
      倒是今年,高产种子种下去,余量增加不少,卖了买机器倒是可以。
      账户上没钱的感觉真愁人!
      山坡上。
      王槐仔细观察了土壤,他们这里最近几年并没有遇到干旱,土壤的含水量算是不错的。
      他每选好一个地儿,就会留下两个壮劳力规整刨坑。
      郭蓉蓉则是教大家怎么种树。
      “刨个坑就放进去,这样果树即便是活了,以后也长不旺盛。”
      “要想它们长得好,就得深挖坑,像咱们手里这样的树苗,大概得挖上半米深。”
      

第102章 果园计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