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于卫民望着大大小小的水坑,只觉得暴殄天物。
      问道:“这么多水,你们怎么不养鱼?”
      石顺说道:“于主任,这鱼吃的草有限,喂不太上。”
      “我们这鱼都是天生天养,每年夏天捞一次卖给供销社。”
      于卫民……
      行吧,信息闭塞就是能到这种程度。
      这个时候有些地方应该已经开始专门种植养鱼的“象草”了。
      这边的鱼却还在天生天养。
      几人又到处走了一遍,发现这第二生产队真的是个天然鱼塘。
      简直是老天爷赏饭吃。
      三人打道回府,到了供销社坐下才讨论起来。
      于卫民:“你们也看出来了,第二生产队的优势在于水资源丰富。他们完全可以养鱼。”
      可怜现在鱼是稀缺品,大家想买都买不到。他们一家人也才畅快的吃过几天鱼。
      冯彬:“可他们不是说没东西可喂吗?”
      于卫民:“那别人的鱼塘那么多的鱼是怎么来的?”
      “我听说有的鱼塘人家是专门给鱼种了一种草,每天割了来喂鱼。”
      杨泽山说道:“可他们村的地种粮食都不够吃,要是再分出来些地种草,更得挨饿了!”
      于卫民……
      该说不说现在的人脑筋轴的很。只能看到自己的小集体,完全没有统筹规划这个概念。
      说道:“这就靠我们了!”
      杨泽山:“我们能干啥?我们也变不出粮食来啊?”
      于卫民:“我们管着公社下的所有生产队。哪个生产队缺粮,哪个生产队缺肉,这些得先搞清楚。”
      “搞清楚了这些,下一步就能交换。”
      看两人抓耳挠腮一副没想通的样子,于卫民继续说道。
      “比如第一生产队吧,不缺粮,但想吃鱼,尤其是不贵的鱼。”
      “第二生产队吧,不缺鱼,但想吃粮,尤其是便宜的粮。”
      “他们不知道彼此的需求,但我们是干嘛的?”
      “我们就是去了解这些,去统筹规划这些的。”
      “让两个生产队去调配!”
      “按照粮站收粮和供销社收鱼的最低价去换。”
      “是不是一边儿有了便宜鱼,一边儿有了便宜粮?多好!”
      冯彬……
      好像有点转过来了,是这么回事儿。
      杨泽山……
      怎么觉得两边儿都占便宜了?咋回事儿?
      于卫民继续道:“现在,方针定下来了,咱们公社的任务就来了。”
      “冯主任,你负责安排第二生产队派人去别的鱼塘,把草料的种植技术和喂养技术学来。”
      “杨书记,你负责统计一下二队大概缺多少粮,卡一个下限。再看看第一生产队能拿出多少粮。去做一个调配。”
      “有了你们的付出,两个生产队的人只需要配合咱们公社就可以了。”
      “时间长了,他们自己就会对数量做一个微调。到大家都合适的地步。”
      冯彬和杨泽山醍醐灌顶一般。
      两人很自然的顺着于卫民的想法走。
      但还是觉得漏了什么?
      于卫民……当然了,漏的是你们开始干活了,我开始休息了,呵呵。
      第二生产队得知公社这么快对他们村有了安排,还说能保证他们有吃的,开心极了。
      石顺带着两个年轻人亲

第117章 天然鱼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