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秦之恒嘴上不说,但对于远的事情更加重视。
      他在电报中明示:
      如果米国恶意推迟或延后审理,就采取引渡或抓捕手段。
      既然说于远犯罪,那我们就自己把人抓回来。
      在数次施压之下,夏天到来之前,于远的案件终于开庭。
      开庭前夕,曹秀在空间中面色不佳。
      “死了?”于悠惊呼出声。
      曹秀同样觉得不可思议。
      当初举报于远盗窃机密的舍友在开庭前因为吸过了头,死在家里。
      原本答应出庭为于远作证的华侨同学像是知道了什么,吓得连夜回国。
      看起来双方都缺少了有利的证人,但事实上于远的情况更不利。
      毕竟死去的室友还留下了一份举报信。
      无从追问也无从盘查。
      想抓漏洞都难。
      还有最棘手的问题。
      于悠当初提供给于远研究的那些机器都是来自于空间。
      虽然对方提供不出于愿盗窃的直接证明。
      但同样于悠也拿不出这些东西在国内的购买证明。
      他们也不准备造假。
      “既然扣了人,肯定不会轻轻松松放过,造假被发现了反而更加深了怀疑。”
      “既然双方都没有直接证据,那就这么上,大不了就是一审没结果。”
      曹秀反问:“有罪推论不是要遵循疑罪从无原则吗?”
      空间内的小爱提示道:
      “疑罪从无自1996年敲定。”
      “他国公民根据所在地适应当地法律,米国有罪推论以案例为参考。”
      原来小爱还有当百科的作用。
      于悠也顾不上惊叹,忙追问道:
      “那于远的情况有没有案例做参考。”
      “很遗憾,根据当下国际地位和过往按理推断,胜诉可能极低。”
      一家三口陷入了沉思。
      曹秀深吸一口气。
      “当初要是不让远远出去就好了。”
      “胡说八道。”于为民沉声,“难道就因为害怕就不发展了?本来就不如人家,难道一辈子都要挨打?”
      “就算现在接不回来,还有以后,我们只要不放弃,肯定有于远回来的那天。”
      纵然如此,但曹秀还是抱着力求胜诉的心态步入法庭。
      只不过结果如同他们预测的一般。
      即便是两个金牌律师团队为于远据理力争,但却没有任何人证物证为他证明。
      尤其是硬件研究的来历。
      除此之外,对方甚至在法庭上试图逼问于远的研究结果。
      “如果你能够提供你的发现论文,经过专业团队的研讨,证明并非是我国的机密,那就是最有利的脱罪证明。”
      于远面露讥讽。
      “你们的计谋真的很无耻且降智。”
      “如果我在这里上当受骗,就对不起我之前所有的遭遇。”
      “关于我的发现,无可奉告!”
      若非法庭不允许,曹秀差点就在台下拍手叫好。
      在律师的努力下,力争对方所提供的间接证据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最终双方证据不足,一审无法判决,只能择日再审。
      如此一来,于远虽然不是无罪释放,

第387章 卡脖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