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3章 古人说“功夫在诗外”,确是经典名言[1/2页]

官场智斗 鲍尔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每天上班,就开始到外面转转。
      当然也有理由——科里明确由我负责写材料。
      我到联系教育的刘水初那儿坐坐,问问教育方面的情况,他非常乐意提供。
      我到联系卫生这一块的陈升那儿坐坐。他向我详细介绍全市卫生现状。
      我到联系文化,科委的刘维那儿,他谈起四水市的文化,头头是道。
      为什么他们对我很热情,介绍情况就像向领导汇报一样——面面俱到,十分详细呢?
      我马上总结出一条道理。
      他们希望我在写材料时,多写写他们各自联系的部门。
      写得越多,写得越好,他们就越有成绩。
      所以,我到他们那儿去坐坐,他们把我当成了领导的调查人。
      说实话,萧市长的发言报告,过去是闻科长执笔,现在会渐渐转移到我身上。也就是说,我去了解情况,在某种意义上是代表萧市长了解。
      真是:思路一改,道路宽广。算盘一响,黄金万两。
      他们都是30岁上下的干部,正等着领导赏识,等着迅速进步的年龄段。需要我在报告中多写写他们的工作。
      我到他们那儿坐坐,他们非常热情。开始约我吃饭,一起玩,我们之间也渐渐熟悉起来。
      吃饭也好,打球也好,打牌也好,散步也好,甚至唱歌也好,我都去。
      正如少泽说的——你认识的人越多,你的信息就越灵通。
      有一天,张科长把我叫去,我习惯性地把门一关。
      他说:“不要关门,等会还有人要来。”
      坐下之后,他问了我一些情况。
      我汇报道:“目前写一般的材料,应该没问题。我把前面的一些重要报告基本上能背下来。”
      他吃惊地望着我,说道:“你背一段。”
      我把萧市长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的几个要点,背了出来。
      张科长非常欣赏地望着我:
      “晓东,工作做到这一步,说明你是一个记性好的人,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是一个努力求上进的人。你写了入党报告,这个月底就讨论。”
      “我不要在家吧。”
      “不要。”
      “那就好,月底不是说要和萧市长一块外出吗?”
      他说:“我叫你来,正是要说说这件事。萧市长另外有一项工作,当前要一心抓,全力抓。所以,外出要移到12月份去了。”
      我点点头。
      他叮嘱道:“至于你呢,有时间就读读书记市长的报告。”
      我认真地点点头。
      回到办公室,我问要陈姐资料。
      她说:“这些报告都有。你要哪一些?”
      我说:“书记市长近几年在全市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吧。”
      她到档案室找了出来,笑道:“是你想读,还是领导安排你读?”
      工作了几个月,我懂得这里的玄关,便笑道:“是我想看一看。”
      既然跟萧市长外出推改完到12月份。我就轻松多了,每天上班读读文件,做做笔记,了解领导思路。
      市长的报告的好说,他的思路一如既往。
      新来的市委书记张际明,他讲话比前任更注意文采,经常引用一些成语典故。
      我就买本成语大全。时时翻翻。
      其他时间就放心玩。
      与同事玩,与其他单位的人玩。
      社交,是每个公务员的第一件要事。
      不社交的人,在机关会混得不好。
      当然,有了社交,一些心中的疑团就逐渐解开。
      比如,我不用专门去了解陈姐,其他机关的朋友问我跟谁一间办公室。我说跟陈姐在一起。
      于是,别人就说起陈姐。
      张三说陈姐,李四说陈姐。陈姐的情况就在我心中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图。
      正如少泽分析的那样。陈姐到档案馆,是她主动要求的。
      原因很复杂。陈姐当时分到科里是搞办公室。她父亲当时是当卫生局长。但他父亲比较刚直。前任市委书记有一次在一个小会上

第53章 古人说“功夫在诗外”,确是经典名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