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3章 给张主任献计[1/2页]

官场智斗 鲍尔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放假之后,我和少泽就一直练车,直到除夕前一天下午,我才和旭哥一道回家。新年走了三天亲戚,初四早上,又坐旭哥的车一起回四水。
      先去汪校长家拜年。他家客多,旭哥使个眼神,我和少泽跟他下楼,又在市一中操场练车。练到中午,才回汪校长家吃饭。
      初五开始,因为机关食堂还没开餐,我三餐都在旭哥那儿吃。
      吃了饭就是和少泽轮着练,乐此不疲。
      要说这开车,还真不是桩难事。练了这么一段时间,我和少泽除了缺张驾驶证外,完全可以开车了。当然只能在操场开,还不敢上街。
      一晃就上班了。
      那些琐事,我就不一件一件记述了。无非是再到各位领导家中拜访一遍。
      培训中心也没有多少事,要到三月份才正式开学。
      我和少泽趁这个档期,到市驾校报了个名。
      那时候真的不严格。有些人不去培训,通过关系也可以弄张证。
      我们也是不很严格的情况,就取考了驾驶证。
      那个时代,很多没证的人也一样开车。不过,我很谨慎,没证的话,要是发生交通事故,则全是自己的责任。我哪有钱赔?
      家里还盼着我筹钱建房子呢。
      想想都怕,像我这样苦出身的一样,用乡村里的俗语,就是只能补,不能泻。
      不久,培训中心开学了。我的工作相对简单:就是邀请老师,陪好老师,送走老师。市内的师资就更好解决。定好名单,电话联系,再上门拜访。
      后来,我发现门都不要上了——除了极少数老师,其他的老师都很高兴。甚至有的人还请我吃饭。
      比如我在一中找了老师。他们通通找我吃饭。
      我马上意识到——能给干部上课,也是老师们扩大人脉关系的一种好方法。
      所以,我才意识到张主任为什么让我管师资联系这件事:市内吃喝不断,市外积累了人脉。
      ……
      我的生活很平静,市里的人事却在变动。
      一晃又到了1997年3月初,原来的市委郑副书记走了,纪委书记周道义升任县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提拔了,原来的常务副市长替补——杜维升为纪委书记。
      常务副市长走了,萧子良替补。他由副市长升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萧子良离开了原岗位,流传已久的姚芷兰从省城调来接替萧子良,任副市长,分管文教卫体广播这一线。
      这番上层的人事变动,跟我有关系实际上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老领导萧子良,他升为常务副市长,位于邵市长之下。变成了政府的二把手。常务副市长就是政府的事基本上都可以管。
      我是他曾经的部下,今天更是他的部下,由于我们有某种关系,不言而喻,对我非常有利。
      另一个就是新来分管我们的姚副市长。目前,我不认识她,她也不认识我。
      原来想提前认识她,到她家里去上门拜访。后来,我改变了主意,还是慢慢来。
      因为师父跟我说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有个过程。
      他打了一个比方:先挖点小沟,慢慢加宽,慢慢延长,最后才可以放水,那叫【水到渠成】。
      人家是高级知识分子,她还没上任,你猛然间就去拜访。反而引起别人警觉。
      听完李老一席话,我觉得他说的非常在理。
      于是,我按部就班,每天不紧不慢地处理公事。
      三月中旬,市里就开人代会,到这儿不久的代副市长姚芷兰,顺利选为正式的副市长。
      李老才说:“你与姚副市长接触的机会来了。”
      我问:“为什么呢?”
   &n

第153章 给张主任献计[1/2页]